大便正常也需做大便常规,通过显微镜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及真菌,并可进行隐血实验。有时即使大便外观正常,内部仍可能含有隐血,因此临床住院病人需常规检测大便。
日期:
阅读:44
大便常规检查可以明确寄生虫虫卵的种类,螨虫感染可用甲硝唑治疗,蠕虫感染可用肠虫清(阿苯达唑)治疗。寄生虫感染在小孩子中常见,成年人也可能因饮食不当感染,检测虫卵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日期:
阅读:50
小孩子肚子痛而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是常见现象,可能由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因其不影响肠黏膜;也可能因受凉或缺钙引起肠痉挛。受凉常伴随腹痛和拉肚子,但大便检查正常。
日期:
阅读:32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肠癌,因为早期肠癌的恶性变化在检查中不会表现异常。需要通过肠镜发现肠黏膜的变化,并进行病理活检才能最终确诊。
日期:
阅读:35
婴儿拉肚子时,需首先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以判断有无出血和感染情况。检查结果可能正常,需进一步检测乳糖不耐受和轮状病毒。如轮状病毒阳性,需对症和抗病毒治疗;若为乳糖不耐受,应使用乳糖酶或深度水解奶粉喂养。
日期:
阅读:38
大便常规显微镜检查报告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卵和真菌等项目。红细胞的数量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则与消化道感染相关,寄生虫虫卵表示寄生虫感染,真菌往往是抗生素使用过多导致的二重感染。
日期:
阅读:35
婴幼儿验大便时需注意,容器要干净,不能直接用尿不湿,避免吸收水分改变细胞成分;容器上不能有水,取样也不能从厕所中获取。此外,大便须在一小时内送检,以免成分变化影响检查结果。
日期:
阅读:34
大便常规检查可以查出血,有外观可见的鲜红色血和显微镜下的红细胞,暗示下消化道出血。隐血实验阳性则可能为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过多可能导致假阴性,需要稀释再检。
日期:
阅读:25
秋季腹泻的大便常规检查包括显微镜检查、隐血实验及轮状病毒检测。秋季转凉容易导致腹泻,症状因人而异。大部分检查正常,轻微炎症可能影响结果,隐血实验可判断出血部位。
日期:
阅读:46
大便常规阳性指示多种可能性。红细胞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白细胞阳性指示肠道感染,寄生虫虫卵提示寄生虫感染,真菌孢子表示真菌感染,而轮状病毒阳性可能提示轮状病毒性肠炎。隐血实验阳性与红细胞结果相关,但有不同的消化道出血提示。
日期:
阅读:44
大便常规检查需注意喝水和饮食,避免油腻食物。留取的大便应在干燥、干净的杯子中进行,且需在一个小时内送检。此检查主要针对稀便、黏液、便脓血等情况,若没有大便可不进行检查。
日期:
阅读:46
尿常规检查可以吃饭喝水,但晨尿检查一般更准确,要求空腹八小时后首次排尿。特殊情况下,如尿糖检测需餐后两小时留尿。急诊患者可做随机尿,影响不大,但晨尿能提高检出率。
日期:
阅读:29
早期肠癌患者的大便常规通常正常,中晚期则可能出现因癌细胞坏死而引起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不同类型的肠癌对大便检查的表现各异,尤其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在中晚期出现大量红细胞,反映出肠道环境的变化。
日期:
阅读:46
大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数量增高通常提示肠道感染或炎症存在,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虽然这一结果不能确定病因,但需进一步检查如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来确认感染及其类型。
日期:
阅读:44
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化脓性肠炎和出血性肠炎,但无法确诊。隐血实验阳性未必是肠炎引起,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或痔疮。感染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出现,但不确定肠黏膜是否炎症。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炎的有效方法。
日期:
阅读:48
大便常规检查仅为筛查手段,不能排除肠道疾病。尽管常规检查可能正常,但并不代表没有疾病。隐血试验阴性可较为可靠地排除出血情况,同时若轮状病毒检测阴性可排除轮状病毒性肠炎。
日期:
阅读:30
结肠炎检查大便常规主要关注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存在。红细胞可能指示出血性肠炎,白细胞则可能表示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黏液脓血便,显示大量红白细胞。而慢性肠炎大便常规一般正常,急性化脓性肠炎则可见红细胞并可进行细菌培养。
日期:
阅读:32
婴儿大便常规阴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若隐血和红细胞均阴性,排除消化道出血。即使大便正常,仍可能存在腹泻、乳糖不耐受或轮状病毒肠炎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日期:
阅读:29
大便常规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筛查肠道疾病和一些出血性疾病。它仅用于辅助诊断,不能确诊,需要结合肠镜和其他检查手段。常用项目包括显微镜检和隐血实验,以及小孩的轮状病毒检查。
日期:
阅读:47
小儿的大便常规检查内容与成人相似,但增加了轮状病毒的检测,因为小儿更易出现轮状病毒性肠炎。检查项目包括大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虫卵和真菌的显微镜检查,以及大便隐血实验和外观检查。
日期: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