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血液病对骨髓的影响,不适合用于肝脏疾病的检测。肝脏疾病检查通常依赖于抽血和影像学方法。尽管骨髓穿刺可以检测如肝癌等肿瘤的骨髓转移,但它并不能直接检查肝病。
日期:
阅读:35
骨髓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通常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检查步骤包括消毒、局部麻醉和骨髓穿刺,所需的骨髓液量较少。其主要目的在于细胞形态学检查以及鉴别骨髓中的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日期:
阅读:35
骨髓象检查是一种无需手术的方法,通过骨髓穿刺取出0.1-0.2ml骨髓液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主要用于判断血液病、转移癌症及感染等情况。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
日期:
阅读:35
骨髓象检查主要通过骨髓穿刺进行,通常不需要住院,除非患者临床症状严重。检查过程简单,包括局部消毒、麻醉和抽取骨髓液,通常对患者影响较小,目的是为了诊断疾病。
日期:
阅读:37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检查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等,以判断是否有浆细胞大于10%和M蛋白的存在,从而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日期:
阅读:40
骨髓象检查主要指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检查,通常不需要住院。该检查通过麻醉和穿刺取骨髓进行细胞分析,检查细胞增生情况及是否有异常幼稚细胞,适用于白血病、贫血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只有已确诊需要治疗的患者,如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时,才可能需住院。
日期:
阅读:39
骨髓穿刺检查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转移癌,但它的主要用途是诊断贫血和出血的原因。虽然可以识别部分血液系统肿瘤,但并非专门用于检测肿瘤。
日期:
阅读:38
骨髓检查中出现血小板减少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各系细胞增生低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巨核细胞增多、以及白血病晚期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日期:
阅读:45
HPV病毒检查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和分型。六型和十一型与尖锐湿疣有关,而十六型和十八型则与宫颈癌相关。现在的核酸检查通常通过分泌物或病理组织进行。
日期:
阅读:41
生化全套检查是一种综合的生化功能评估,通过抽取4-5ml的血液,检测肝、肾、心脏等功能,并包括心肌损伤、水盐代谢及血糖、血脂等多个指标,操作简单。
日期:
阅读:48
临床上常规的肾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抽血化验尿素、肌酐、尿酸及电解质等指标,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肾脏负责排除体内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异常情况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等,其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日期:
阅读:47
血常规报告单应从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白细胞分类可判断感染类型;红细胞参数可评估贫血;血小板数目变化则提示相应的血液疾病。这些分析可帮助诊断具体的健康问题。
日期:
阅读:45
骨髓检查主要用于检查影响骨髓的肿瘤,如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同时也可用于排查不明原因的出血和贫血,帮助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骨髓检查对上皮组织来源的癌症检测有限,主要用于转移性癌症的检测。
日期:
阅读:41
骨髓癌即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性增殖的恶性疾病。生化检查可发现M蛋白,但不能确诊。最准确检查为骨髓检查,浆细胞数达到10%以上,则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骨质损伤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日期:
阅读:36
尖锐湿疣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进行确诊。HPV中6型和11型会导致尖锐湿疣,而16型和18型则与宫颈癌相关。检查方法包括PCR和核酸杂交,分别利用病理组织和分泌物进行病毒分型。
日期:
阅读:28
骨髓检查通常指骨髓穿刺抽液,检查时间较短,穿刺后需加压包扎,活动需20-30分钟。骨髓液送检后,细胞形态学检查需1-2小时,复杂情况可能要到第2天出报告。
日期:
阅读:36
骨髓穿刺检查后,如果患者没有不适,可以 walk。检查步骤包括选择穿刺部位、消毒、局部麻醉及穿刺。之后加压包扎二三十分钟,完成后可自行行走,身体没有严重影响。
日期:
阅读:43
抽骨髓检查用于排除感染、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尤其在出现头痛时需评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对于贫血导致的头痛,检查可以明确贫血类型,怀疑骨髓疾病时也需进行检查。
日期:
阅读:36
骨髓穿刺检查主要分析骨髓液,以观察细胞形态和感染情况。可诊断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及其原因,以及判断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对骨髓的影响,确认多发性骨髓瘤。
日期:
阅读:24
抽骨髓检查旨在了解血液病对身体的影响,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菌培养等检查。主要涉及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类贫血等疾病的判断,以及对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对骨髓的影响进行评估。
日期: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