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时需采用输液疗法。肺炎可能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恢复期易复发咳嗽。应注意护理和预防,必要时可使用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如脾氨肽冻干粉。
日期:
阅读:34
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孩子的发育速度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十个月左右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的音,15个月时能说简单的字词。如果一岁半以上仍未能主动称呼,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落后,需要及时检查。
日期:
阅读:56
新生儿期出现黄疸较为常见,主要由于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值超过300时,黄疸严重,需及时治疗。高黄疸值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及神经损伤,应密切观察并进行蓝光退黄治疗,同时查找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日期:
阅读:47
发烧只是症状,需及时退烧处理,通常体温超过38.5度应使用退烧药。发烧一般不会损伤脑部,但持续高热可能导致高热惊厥,影响神经系统和以后的发育。及时退烧能避免严重后果,同时需观察其他症状。
日期:
阅读:38
十个月的宝宝出现拉肚子是常见的,需及时治疗以防脱水。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止泻,细菌感染则需消炎药。补液和调节肠道菌群也很重要。
日期:
阅读:41
孩子发烧后常出现睡眠增多、精神和食欲不振的情况。发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及时治疗是必要的。随着疾病好转,孩子的精神和睡眠状况也会逐渐改善。如果嗜睡和不适感持续,建议就医以确定症状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日期:
阅读:33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治疗,能自行好转;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进一步检查,如经皮黄疸仪测量和肝功能检查,以评估黄疸的原因和肝损伤情况。
日期:
阅读:49
很多医院儿童保健科都有骨密度检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尽管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大多数情况下,即使骨密度偏低,也不会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太大影响。通常三个月后可开始补钙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日期:
阅读:62
对于四个月左右的孩子而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症状,可能由受凉、感冒、空气干燥或过敏原引起。咳嗽可能伴随吐奶或胃肠道症状,若频繁干咳需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43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对水温敏感。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2至36度为宜,过高易导致皮肤损伤,过低可能引发感冒。需监测体温,避免水温剧烈变化导致体温异常。
日期:
阅读:40
四个月大的宝宝感冒常见,表现为鼻塞和流鼻涕,可能因受凉或抵抗力弱所致。若宝宝状态良好,通常可不需用药,自愈性强。但如症状加重或影响饮食,应及时用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安尔宁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同时需注意保暖。
日期:
阅读:28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特别在婴幼儿和儿童中。治疗需及时,通常包括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周期至少一周,具体根据症状而定,可能需要住院观察。
日期:
阅读:38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特殊病原菌引起的肺炎,常规抗生素效果不佳,需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小儿推拿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不能单独治愈支原体感染,需及时用药。
日期:
阅读:31
婴幼儿出现肺炎是常见问题,需及时治疗。首选输液治疗,口服药物可能无法控制病情。状态良好可就诊普通门诊,若病情严重则需急诊。儿科急诊也常见肺炎病例。
日期:
阅读:29
小儿腹泻常由受凉或饮食不当引发,合并基础疾病可能导致肠炎。细菌性感染是主要考虑,需及时治疗,以防脱水和其他严重症状,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可用于治疗,同时需保证水分摄入。
日期:
阅读:47
在新生儿和小婴儿中,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发育问题,通常具有自愈性,逐渐好转。若缺损不明显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心脏彩超。若一岁后仍有缺损及缺氧等症状,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常小缺损不会影响心脏功能。
日期:
阅读:44
孩子在生病后,如发烧或感冒,常会出现咳嗽。对于咳嗽,可以采取对症止咳治疗,如使用止咳化痰药物或抗过敏药物。恢复期的咳嗽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于甜咸的食物。
日期:
阅读:52
婴幼儿或儿童常出现发烧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伴有腹胀时需考虑其他因素,适当使用益生菌和改善消化的药物。高温则需对症退烧,反复发烧应查血常规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
日期:
阅读:38
十个月左右的宝宝抵抗力较弱,容易生病,尤其容易出现拉肚子等消化道症状。肚子不舒服可能由受凉或饮食不当引发。如果大便为稀水样,可能是病毒感染,若有黏液或血丝,则需考虑细菌感染。需及时测量体温和进行大便化验检查,根据结果选择相应治疗。
日期:
阅读:38
新生儿时期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常见,表现为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治疗,胆红素水平可自然下降。但若黄疸持续或水平过高,则需考虑病理性黄疸,并进行相应的退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蓝光照射,以防止核黄疸及其后遗症。
日期: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