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由于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虽然目前不能治愈,但经过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稳定,且病毒数量可能降低至不可检测。
日期:
阅读:36
得了乙肝需要检查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指标,评估病情以排除肝硬化和肝癌。部分患者可能在病程中出现肝硬化或已存在肝癌,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慢性乙肝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患者在治疗后可稳定病情。
日期:
阅读:31
乙肝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取决于具体病情。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不需治疗,急性乙肝多自愈,而慢性活动性乙肝需长期抗病毒治疗,通常需至少4年以上,并定期复查疗效。
日期:
阅读:29
得过尖锐湿疣不一定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是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临床表现包括长期发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以及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机会性感染。
日期:
阅读:33
黄疸型肝炎的恢复时间因患者具体病情而异,大部分患者在2-3周内胆红素会逐渐下降。但重型肝炎患者的胆红素下降缓慢,甚至可能持续上升,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以防止病情加重和降低死亡率。
日期:
阅读:38
肺结核患者可以安全使用扑尔敏,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患者应定期复查肺部CT和血沉以评估疗效。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高脂肪食物和动物内脏。
日期:
阅读:40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肝硬化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三系减少,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均下降;而肝硬化则因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正常,主要表现为腹胀、乏力、恶心等。
日期:
阅读:34
艾滋病患者常出现多个部位无痛的淋巴结肿大,需明确病因,包括恶性肿瘤和结核感染等。若为艾滋病引起,主要治疗为抗病毒治疗,需联合用药并监测不良反应,定期评估疗效。
日期:
阅读:24
肝炎携带者通常不需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若肝功能异常或年龄超过30岁、乙肝DNA升高、家族有肝硬化或肝癌史,建议进行肝活检。若病理结果显示炎症或纤维化二级以上,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减少肝硬化与肝癌发生率。
日期:
阅读:29
细菌性痢疾是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并伴有发热等症状。治疗上主要采用抗感染药物,如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通常可逐渐好转。
日期:
阅读:44
肺结核患者夜间咳嗽无规律,白天夜间均可能出现咳嗽及咳痰,伴随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等。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将逐渐消失,肺部病灶也会好转。治疗疗程需足。
日期:
阅读:32
肺结核患者戴口罩有助于隔离和减少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说话或打喷嚏时,患者空气中可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正常人群吸入后可能感染。因此,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大部分患者经过两周的治疗,传染性显著下降,经过两个月基本无传染性。
日期:
阅读:33
急性重型肝炎是急性肝衰竭,是否传染与病因相关。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具传染性,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急性重型肝炎需积极治疗,一部分患者可能死亡。
日期:
阅读:33
肺结核患者如果病程较短,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大部分病灶可以吸收,可能遗留疤痕组织,但不会影响肺功能。治愈后需增强营养和锻炼,以提高免疫力。
日期:
阅读:43
细菌性痢疾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生冷、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通常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可控,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痢疾。需要注意患者的隔离,因为痢疾是消化道传播性疾病。
日期:
阅读:34
肝炎痊愈后无传染性,主要的传染性肝炎为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为急性,通过消化道传播,治愈后无传染性。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治愈,治愈后也无传染性。乙肝患者若DNA升高则具传染性,抗病毒治疗后病毒量下降的患者传染性较弱。
日期:
阅读:68
艾滋病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患者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便可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递。患者的传染性与体内病毒数量有关,抗病毒治疗能降低病毒量,部分患者可检测不到病毒,但仍需长期服药维持稳定病情。
日期:
阅读:37
宝宝手足口病若伴随肺炎需住院治疗,明确肺炎病因,依据病因进行抗病毒或抗感染处理。同时需观察体温和精神状态,注意饮食变化,以防重症。
日期:
阅读:25
体内有乙肝表面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目前预防主要依靠接种疫苗。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经过抗病毒治疗,病情可控,患者可维持稳定状态。
日期:
阅读:26
肺结核一般不引起卵巢囊肿,但女性可能出现生殖系统结核,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患者还需加强营养以提高免疫力。合并有多部位结核的患者需及时治疗及定期复查。
日期: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