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化疗主要是抗结核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少部分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多数可通过调整方案和对症处理解决。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等,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定期复查。
日期:
阅读:29
预防肺结核针一般指的是卡介苗,需检查PPD。阴性即可注射,阳性则不需再打。肺结核症状有咳嗽、咳痰、消瘦、低热等。
日期:
阅读:34
肺结核病人可进行声带手术,但需在结核控制后进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正规治疗,观察病灶和血沉变化。若肺部病灶吸收、血沉下降且症状改善,可考虑手术,无需等完全治愈。术后应关注切口及结核变化。
日期:
阅读:40
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应根据腮腺肿痛和腮腺彩超结果进行。如果抗感染治疗有效且未见液性暗区,则无需手术。若有大量脓液,则需切开引流并配合抗感染。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以及口腔卫生。
日期:
阅读:36
化脓性腮腺炎治愈后可能复发,需注意口腔卫生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切开引流。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引起,治愈后不会复发。患者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以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日期:
阅读:37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治疗主要是抗感染,用敏感抗生素,并注意口腔卫生。若腮腺肿大明显且有脓液,需切开引流。
日期:
阅读:34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偏高。治疗上,需进行抗感染和必要的引流,患者需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酸性、辛辣及高脂肪食物。
日期:
阅读:34
部分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通常不需特殊治疗,待结核控制后可自行恢复。如明显下降可用药物调节,并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肺结核可治愈,只要在正规专科医院及时治疗并准时服药,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
日期:
阅读:35
肺结核的血液检查主要依赖T-spot实验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是痰培养,而临床上常用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结合影像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判断。阳性抗酸杆菌结果可确诊为肺结核,但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日期:
阅读:32
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鼠传播。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患者体温通常在1-3天内下降,疗程为7-10天。需注意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
日期:
阅读:48
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与临床表现。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及消化道症状;乙肝、丙肝和丁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可能为慢性肝炎,表现因肝功能损害程度各异。
日期:
阅读:34
肝炎患者常出现尿黄症状,这是由于胆红素升高引起的,反映了肝功能损害。常见症状包括纳差、乏力、腹胀等。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肝炎可完全治愈,慢性肝炎则可能需要长期用药。
日期:
阅读:25
化脓性腮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普遍升高。通常呈单侧红肿热痛,需抗感染和可能的局部引流。饮食上要清淡忌口,并需要观察体温和病情变化。
日期:
阅读:31
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无需过于担心,但需注意观察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抗炎治疗无效则应做胸片、CT及痰检。长期接触者可做PPD试验,如强阳性可考虑药物预防。
日期:
阅读:37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患者的免疫状况和感染菌量有关。需要及时治疗,在正规的专科接受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日期:
阅读:45
肺部病灶很小的结核可能胸片无法发现,需要做CT检查。肺结核患者的表现包括反复咳嗽、咳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需多次做痰检找抗酸杆菌,如阳性结合CT及临床症状可确诊,并需及时服药和复查。
日期:
阅读:33
化脓性腮腺炎治愈后不会传染,其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导致,一般会引起腮腺肿痛。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处理,部分患者可自愈,但需警惕并发症如脑炎、胰腺炎等。
日期:
阅读:37
部分肺结核患者即使治愈,肺部仍有纤维结节或钙化灶,影像学检查可判断过去感染。治愈后的患者通常不再具传染性,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及时治疗并注意隔离,以降低传染性。
日期:
阅读:29
儿童得了化脓性腮腺炎需要治疗,主要的治疗是抗感染治疗并注意口腔清洁,必要时局部切开引流。化脓性腮腺炎需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后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腮腺肿痛,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显示感染特征。
日期:
阅读:21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炎症,主要表现为单侧腮腺肿痛和脓性分泌物。患者检查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同时C反应蛋白也明显增加。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日期: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