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肝)以及酒精性肝硬化。对于病毒性肝炎,应分为肝功能异常的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而酒精性肝硬化则需戒酒并进行保肝、降酶等处理。
日期:
阅读:39
结核性胸膜炎初期应以休息和营养为主,不建议锻炼。病情控制后可进行有氧锻炼如快走或慢跑,但需结合个人情况。患者还需定期复诊,评估抗结核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日期:
阅读:35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中代偿期肝硬化表现较轻,症状包括轻微纳差和乏力;失代偿期则表现多样,包括消化道症状、慢性肝病体征及门脉高压表现。两者均需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
日期:
阅读:27
早期肝硬化的治愈依赖于患者病情,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可通过正规抗病毒治疗部分可逆。乙肝无法治愈,需长期用药和终身随访。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禁酒吸烟,并定期评估病情和药物反应。
日期:
阅读:38
区分肝硬化和肝癌需要通过肝脏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及甲胎蛋白等进一步检查。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治疗,去除诱因并保肝;肝癌患者的治疗依据病情决定,早期可手术,晚期则需介入与靶向药物治疗。
日期:
阅读:27
艾滋病患者在发病期免疫功能下降,会出现长期发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口腔白斑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为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和胸闷,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日期:
阅读:38
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尚未产生抗体的阶段,通常为2-6周,此时虽抗体阴性但已具有传染性。检测艾滋病主要依赖抗体筛查,建议高危人群在窗口期后再检查以提高准确性。如抗体阳性需进一步确诊,确诊后方能开展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42
艾滋病的潜伏期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未发病的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在体检中意外发现。潜伏期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且可在疾控中心免费领取药物,规律用药能使病情稳定。
日期:
阅读:44
安全套能够预防艾滋病,但不能保证100%有效,因为可能出现破损或脱落。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洁身自好,选择固定性伴侣,避免不正规医疗以及共用针头。及时治疗艾滋病患者也能显著降低传染性。
日期:
阅读:33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因病情而异,一般在1-2周。症状包括发热、胸痛、咳嗽等,合并肺结核者需及时治疗。治疗过程须进行胸腔穿刺引流胸水,并注意休息和营养。
日期:
阅读:41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主要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约在感染2-4周时出现类流感症状,随后进入长期的无症状期,最后因免疫功能下降进入艾滋病期,患者可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
日期:
阅读:38
安全套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感染的几率,但并不能保证100%安全。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洁身自好和固定性伴侣。艾滋病患者可以获得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染性,并在疾控中心领取药物和进行检查,必要时需调整治疗方案。
日期:
阅读:36
艾滋病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纳差、乏力、长期发热、慢性腹泻等,常伴随机会性感染,需及时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引发头痛、恶心等严重并发症,需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
日期:
阅读:42
诊断艾滋病需先进行抗体筛查,若阳性则送疾控中心作确诊。确诊后患者需接受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控制病情,并可免费领取药物。患者应注意休息,规律服药,不熬夜,不饮酒。
日期:
阅读:40
肝腹水主要症状包括纳差、乏力、腹胀等,治疗需保肝、降酶、利尿等。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坚硬和辛辣食物,并定期复查。
日期:
阅读:41
乙肝抗体滴度达到1000表示保护力强,无需接种加强针。新生儿及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人群建议接种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需复查乙肝五项指标以评估抗体产生情况。具体接种方案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期:
阅读:32
肝硬化转为肝癌常无前兆,早期症状隐匿且不明显,容易与肝硬化症状混淆。因此,需定期检查肝功能、肝脏彩超及甲胎蛋白等。若甲胎蛋白升高,应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早期肝癌可手术治疗,中晚期则以介入和靶向治疗为主。
日期:
阅读:40
一般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考虑为肝炎,需明确病因,目前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治疗主要为抗病毒,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延缓肝硬化和肝癌。同时需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熬夜、饮酒和吸烟。
日期:
阅读:25
肝炎的传染性取决于类型。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其中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则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孕妇需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递给孩子。
日期:
阅读:25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主要区别在于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的不同,大三阳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则提示病情慢性化,传染性相对弱。治疗需结合肝功能等指标,抗病毒治疗为主要方案。
日期: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