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代偿期表现轻微,包括纳差、乏力、腹胀等,常在体检时发现。需要积极治疗病因,常见如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饮酒导致需戒酒并保肝。定期监测肝脏相关指标。
日期:
阅读:43
早期肝硬化部分患者可逆,主要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在代偿期经抗病毒治疗后有可逆可能,失代偿期则可延缓病情进展,但大多不可逆。患者需注意休息、饮食、禁酒等生活细节。
日期:
阅读:32
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寄生虫等。乙肝是我国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患者需终身使用抗病毒药物,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
日期:
阅读:30
肝硬化早期治疗原则包括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需去除病因。治疗方式依据病因,如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长期饮酒需戒酒,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需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并建议病情稳定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日期:
阅读:40
乙肝不会通过共同进餐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与体内乙肝DNA水平相关。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产生免疫力,病毒活动者需及时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日期:
阅读:33
初次治疗乙肝的患者应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一般持续4年以上。虽然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造成肝功能损害和重型肝炎的风险。用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期:
阅读:41
乙肝的临床症状包括纳差、乏力、腹胀、厌油、恶心等,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体征。乙肝需要进行治疗,以减少肝硬化的发生,主要通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28
肝腹水是因肝脏疾病引起的,多由肝硬化导致,少部分由重型肝炎引起。其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胆汁淤积、循环障碍、代谢障碍、营养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需积极治疗,包括保肝、利尿及处理病因。
日期:
阅读:35
目前治疗乙肝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具备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部分患者可能治愈,但费用高且不良反应较多;核苷类似物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但需要长期或终身用药。
日期:
阅读:31
注射乙肝疫苗后,如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则可以预防乙肝感染。对于抗体阴性的儿童和成人,建议继续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预防乙肝还需在正规医疗场所注射,并避免共用注射针头和剃须刀,以降低感染风险。
日期:
阅读:25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害生命。积极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传染性。中国乙肝患者较多,但通过正规治疗,大多数病情可保持稳定。
日期:
阅读:30
乙肝进展至肝硬化的时间因人而异,应及时治疗以控制病情。推荐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也可采用干扰素注射,具体方案需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期:
阅读:34
乙肝大三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说话、拥抱等并不会传播。患者应分开个人生活用品,家人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同时,患者需定期复查,并在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减少传染性。
日期:
阅读:31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DNA等指标,每3个月检查一次。病情变化需定期评估,有时需肝穿刺活检以判断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确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以防肝硬化或肝癌进展。
日期:
阅读:34
乙肝病毒DNA转阴后不能停药,抗病毒治疗一般使用强效低耐药药物。经过3-6个月治疗,乙肝DNA可能转阴,但需在医师指导下继续用药,以避免复发或重型肝炎。慢性乙肝的疗程至少4年以上,部分患者建议终身服药。
日期:
阅读:24
注射乙肝疫苗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需保持清洁并注意观察。大部分人群无不适反应,少数人会有低热、乏力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整体来看,很多症状会自行消失。
日期:
阅读:33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主要区别在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大三阳传染性强,而小三阳提示病情慢性化且传染性较弱。乙肝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病情,并指导抗病毒治疗,治疗周期通常长达4年以上,有些患者需终生用药。
日期:
阅读:37
女性有乙肝小三阳是可以生育的,只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在怀孕期间,如果乙肝DNA正常或轻度异常,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减少婴儿感染风险。乙肝可防可控,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
日期:
阅读:32
乙肝患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肝脏彩超等,以评估病情及明确肝硬化、肝癌风险。抗病毒治疗可减缓病情进展,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并定期复诊。治疗期间需评估抗病毒疗效。
日期:
阅读:31
猩红热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皮疹消退时伴有脱屑。主要治疗为抗感染,首选青霉素,合并青霉素过敏可用其他药物。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日期: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