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依赖抗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疗程一般为一年,而核苷类似物的治疗至少需四年,部分患者可能需终生用药。这些药物旨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长期使用以控制病情。
日期:
阅读:33
慢性乙型肝炎提示乙肝病毒感染,通常乙肝表面抗体不阳性。单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体内有保护性抗体,主要来源于接种乙肝疫苗或感染后恢复。预防乙肝的主要方式为接种乙肝疫苗,旨在促使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日期:
阅读:30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皮疹,皮疹从耳后开始,逐渐扩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日期:
阅读:35
水痘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细菌感染、肺炎、脑炎等。大多数病例较轻,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但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重症风险。
日期:
阅读:30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选择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日期:
阅读:2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临床症状轻微,表现为发热和皮疹。大多数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皮疹会结痂,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日期:
阅读:39
戊肝的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酶和退黄,需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老年患者需警惕重型肝炎,并可能需要输血浆和白蛋白,甚至人工肝治疗。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期:
阅读:34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常伴有里急后重及发热。治疗上可使用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需注意补液和电解质平衡,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治愈。
日期:
阅读:30
慢性乙肝的危害包括肝硬化和肝癌,可能导致患者寿命缩短和生命危险。该病具有传染性,可能增加人群感染比例。然而,通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控制,肝功能正常,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日期:
阅读:35
麻疹和猩红热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出疹性疾病。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皮疹等,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猩红热则是由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伴皮疹,通常采用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
日期:
阅读:44
腮腺炎患者需忌酸饮食,使用消肿止痛药物及口服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通常在5-7天内会好转。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引起,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痛,部分患者可能发展并发症,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
日期:
阅读:35
腮腺炎是腮腺的炎症,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常见双侧,伴有发热和头痛。治疗通常为抗病毒和对症处理,需警惕并发症,有时需住院治疗。
日期:
阅读:22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皮疹,治愈后可获得持久免疫。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其病因多样,需就诊皮肤科并明确过敏原,且患者可能反复发作。
日期:
阅读:37
腮腺炎是腮腺的炎症,主要指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可能是单侧或双侧肿痛。治疗主要是对症和忌酸饮食,大多数患者可逐渐好转,但部分会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和胰腺炎等,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日期:
阅读:31
腮腺炎通常以低热为主,腮腺肿痛后可能出现发热,少部分患者会持续高热需住院治疗。一些患者可能伴有细菌感染,需通过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明确,并使用抗生素治疗,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日期:
阅读:34
儿童麻疹需看感染科,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和腹泻。发热三天后出现皮疹,2-5天后皮疹出齐并进入消退期,体温下降。需关注并发肺炎、喉炎、脑炎等症状。
日期:
阅读:32
水痘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常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大多数轻型患者可自愈,但对于症状较重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和肺炎,需住院治疗。有时重症患者需要输免疫球蛋白。
日期:
阅读:36
慢性乙肝小三阳指乙肝五项指标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伴随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进行保肝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需长期用药。保肝治疗视肝功能损害程度,通常在肝功能改善后可停用。
日期:
阅读:40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典型表现为发热和皮疹。水痘可导致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在病情控制后逐渐消退。如淋巴结肿大持续,需要警惕其他疾病并进行检查。
日期:
阅读:27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可单侧或双侧,并可能伴有颌下腺肿痛。患者需忌酸饮食,并可使用消肿药物及口服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大部分患者在一周内恢复。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症状较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日期: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