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形成与其原因有关,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具有传染性,而其他原因则通常不具传染性。乙肝肝硬化是常见疾病,乙肝病毒量高时可通过血液及母婴传播,因此患者在饮食上应分筷分碗,以防感染,夫妻间应注意保护。
日期:
阅读:47
肝硬化本身不传染,其传染性与病因相关。由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具传染性,传染性强弱取决于病毒定量。其他如酒精肝、药物肝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则没有传染性,护理治疗是主要方式。
日期:
阅读:31
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包括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肝病和脂肪肝等,也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及药物性肝病。约10%-20%的病人出现隐匿性肝硬化,尚无明确原因,随着科学进展可能会有更多发现。
日期:
阅读:39
自身免疫肝病的诱因尚不明确,研究可能与感染(如丙型、甲型、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紊乱、环境因素(放射性物质、毒素)及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日期:
阅读:36
肝硬化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腹水以低盐饮食和利尿治疗,并在感染时使用抗生素;预防食道静脉破裂出血需避免油炸食品,一旦出血需及时就医和使用相关药物;肝性脑病要避免高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且并发症出现时需住院治疗。
日期:
阅读:31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首要措施。非酒精脂肪肝应遵循低脂、少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同时控制热量摄入,以防多余热量转化为肝脏脂肪储存。
日期:
阅读:37
肝癌早期大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常通过体检发现。出现疼痛、腹水等症状时多为晚期。个别病人可能有早期表现,如腹胀和消瘦,但慢性肝病应通过定期检查来早期发现。
日期:
阅读:41
脂肪肝的症状包括腹胀、乏力和肝区不适等,具体表现为消化功能差、精神状态不佳及肝区不舒服。诊断主要依赖于检查,而非仅凭症状,建议有相关症状者进行彩超和肝功能检查。
日期:
阅读:44
脂肪肝不必惊慌,虽然可能导致肝硬化,但大部分预后良好。首要明确脂肪肝类型及其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戒酒、锻炼和调整饮食,尤其关注肝功恢复。
日期:
阅读:49
肝癌中晚期治疗困难,手术是最彻底的选择。但许多病人可能失去手术机会,此时应考虑微创治疗。若不可行,则需采取保守治疗,延长寿命和减轻痛苦,同时改善生活质量。病人存活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日期:
阅读:39
肝癌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黄疸、出血、消瘦和腹水。疼痛多见于晚期,肿大或侵犯肝包膜引起。黄疸由于肿瘤压迫胆管导致。出血可能由肝癌破裂或消化道出血引起,消瘦因病程进展消耗营养。晚期腹水可能严重,甚至出现血性腹水。
日期:
阅读:48
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发展阶段和原因,如果能够找到原因并积极去除,早期的脂肪肝大部分可以通过治疗逆转。若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提高肝癌风险。
日期:
阅读:33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肝,传播方式各异。甲、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乙、丙肝则通过血液及母婴传播。此外,乙肝的密切接触也可导致感染。丁肝需在乙肝感染基础上才能传播。
日期:
阅读:45
在家庭中预防疾病传播,尤其是若有病患成员。应避免直接接触病患的血液和分泌物,并建议合理饮食,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忌辛辣和油炸食品。
日期:
阅读:33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因食用带病毒的食物而流行;而乙肝则是通过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和母婴传播等途径。这两种肝炎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采取预防措施。
日期:
阅读:40
脂肪性肝病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常见肝脏病理改变,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脂肪肝脂肪重量超过5%,中度超过20%,重度超过25%。它一般是脂肪过量堆积引起的,而非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单纯性脂肪肝不具有传染性。
日期:
阅读:43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肝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长期接触传播。预防方法包括减少输血、对乙肝母亲的胎儿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以及正常人定期检测和注射乙肝疫苗。
日期:
阅读:38
乙肝大三阳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呈现阳性,表明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复制明显且具传染性。此病是一种慢性乙型肝炎的表现,可通过母婴传播,但并非遗传性疾病。
日期:
阅读:41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常见的病毒标志物包括大三阳和小三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消化道症状。乙型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并可能通过长期接触传播。
日期:
阅读:35
肝硬化病人在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或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和腹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胃炎、胃肠炎或感冒相混淆。患者可能在常规体检或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时发现肝硬化。
日期: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