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病是指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后对肝脏造成损害,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黄疸住院人数的2%到5%。老年患者比例高达20%。引起该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等,多数损害具有不可预知性,与特定体质相关。
日期:
阅读:35
肝硬化晚期如果出现明显的急性肝功能损害且无并发症,可以考虑肝移植。但如果伴有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移植效果可能不理想,且手术和术后费用较高,家庭可能难以承受。选择肝移植需根据肝硬化的程度和类型。
日期:
阅读:51
在肝硬化中晚期,如果没有合并严重并发症,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可以长期存活。然而,如果合并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或原发性肝癌等,患者的寿命会受到限制,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43
轻度肝硬化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纳差等。建议根据病因采取措施,病毒感染需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建议戒酒。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心情放松。
日期:
阅读:60
肝硬化患者应注意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量食用鱼、肉、蛋,低脂肪、低胆固醇。同时,限制水和盐,增加锌、镁丰富的食物,保持清淡、细软和易消化的饮食,建议少食多餐。
日期:
阅读:42
乙肝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慢性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包括肝功能和病毒量等指标,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病情加重,同时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心态。
日期:
阅读:35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国更为多发。95%的患者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有关,其他风险因素包括长期饮酒和不良饮食习惯。高危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男性、病毒感染者和有家族史者。
日期:
阅读:34
肝硬化的形成是由于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虽然不可逆但进展缓慢。治疗旨在延缓病程和防止并发症,方法因病因而异,如戒酒可改善酒精性肝病,终末期肝病则需肝移植。
日期:
阅读:46
肝硬化患者若出现明显新发腹水,应进行穿刺以诊断并检测腹水的细胞计数、总蛋白和白蛋白,怀疑感染的患者需进行腹水培养。对于有感染症状的患者,需重复穿刺以治理顽固性腹水,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抽液。
日期:
阅读:33
本治疗方案强调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应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和呋塞米,并针对难治性腹水推荐肝移植和其他外科手术的干预。
日期:
阅读:45
肝功能受损通常表现为肝区疼痛、纳差等症状,主要原因包括长期大量饮酒、熬夜和环境污染。需要注意调节和预防,建议戒烟、戒酒,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肝毒性药物。
日期:
阅读:44
小三阳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肝功能、肝脏超声及hbvdna。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者为携带者,不需治疗;肝功能异常需积极保肝治疗;肝功能及超声异常者需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35
肝结石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右上腹部疼痛,伴有寒战和发热。如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会感到严重的不适,肝区有压痛,可能伴有黄疸等症状。
日期:
阅读:31
很多人误以为肝功能异常即为乙型肝炎,实际上,正常人群中也有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仅凭一次检测结果无法确诊肝病,应在一段时间后复查,若升高超过正常值的两倍则需进一步检查。
日期:
阅读:37
肝脓肿是由肝脏局部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穿刺引流时,拔管的指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复查影像提示囊腔缩小、引流液量减少等情况。这表明引流效果充分,可以考虑拔管。
日期:
阅读:42
肝肾综合征多发生于严重肝病患者,如失代偿性肝硬化,常表现为门脉高压症、腹水、黄疸和低蛋白血症,伴随肝功能异常。该综合征可能在无诱因时发生,常见于应用利尿剂、腹腔穿刺等后的患者。症状通常以少尿起始,进展缓慢,最终因感染或出血等原因导致死亡。
日期:
阅读:54
最常见的肝癌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污染和饮用水污染。此外,遗传因素和其他致癌因素如乙醇中毒、农药等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关。高发区的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另一个影响因素。
日期:
阅读:38
肝性脑病是肝癌晚期的阶段,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血液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轻微肝性脑病是在无明显临床表现时通过检测发现的阶段,需及时治疗以防其进展。
日期:
阅读:27
脂肪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脂肪肝要找出病因,如戒酒、减肥和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硒元素有助于养肝护肝。虽然目前没有药物能彻底治愈,但中药调理和体育锻炼能促进脂肪分解。
日期:
阅读:37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差异明显。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患者可能没有特殊症状,也可能出现厌油、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肝硬化及严重并发症,诊断需依赖辅助检查,而非仅凭临床症状。
日期: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