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有无传染性?
日常生活中,有些健康人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误以为得了乙肝,感到沮丧。周围人也紧张,尤其未婚青年担忧前途。实际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能单独判断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
肝病病人如何食糖?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可产生38个ATP。肝病患者应摄入充足热量,但糖类摄入需适量,过多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血液粘稠和脂肪肝,加重肝炎病情。
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血液如何处理?
乙肝病人的血液处理是杜绝乙肝传播的重要环节。被污染的地面应使用纸擦拭,不可用拖把,以免扩大污染。乙肝病毒耐低温,可在特定环境中存活70年,高温100℃可消灭病毒。可用高压蒸汽消毒121℃处理物品,或用0.2%-0.3%的84消毒液浸泡20分钟。
乙肝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妈妈将病毒传给胎儿,主要有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三种方式。产时传播是主要方式,产后传播则与护理有关。通过进行免疫阻断,包括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可有效降低传染风险。
重症肝炎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年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活性及肝功能衰竭等因素密切相关,重症肝炎患者若出现低血糖、肝细胞坏死、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高血钾等情况,预后普遍较差,且死亡率高。
肝炎表现在哪几个指标
确诊肝炎的第一个指标是肝功能反复异常,特别是转氨酶水平异常。不同类型的肝炎有特定的指标,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酒精性肝炎谷草转氨酶升高等。确诊后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肝炎新的分类是怎样的?
慢性肝炎依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轻度表现为临床较轻,生化指标轻度异常;中度病理改变介于轻重之间;重度有明显症状如乏力、纳差等,且有实验室指标的明显变化。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乙肝有何优点?
左旋咪唑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能促进T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恢复,同时增强单核细胞的免疫效应。尽管口服给药不良反应较高,但其涂布剂通过皮肤给药,可有效避免副作用,适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尤其是儿童患者。
目前检测戊肝病毒有哪些方法?
本文介绍了多种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包括免疫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基因重组技术等,重点在于检测血清和其他生物样本中的病毒抗原和抗体。
甲乙丙肝炎有什么区别
甲、乙、丙肝炎均为病毒性肝炎,其病原学、传播途径和预后各有不同。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为急性自限性感染;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慢性化风险高;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也有较高的慢性化风险,需抗病毒治疗。
乙肝性生活会传染吗
乙肝的传染性与病毒类型及量有关。大三阳且病毒量高时,性交有传染风险,应采取保护措施并接种乙肝疫苗。小三阳病毒量低时,性生活通常不受影响,但高病毒量时需谨慎并采取措施。同时,建议高病毒量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治疗方法
乙肝是常见的难治病、复发病。治疗需根据肝炎活动期而定,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选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可控病情进展,极少数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
乙型肝炎吃饭会传染吗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但在吃饭等一般生活接触中不会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体液和母婴。虽然共餐时唾液中含病毒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传播,但现实中发病率极低。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
肝病为什么会引起血氨升高
血氨的增加可能由于高蛋白食物摄入过量、便秘和感染等因素,同时肝病患者如肝硬化和肝癌会导致氨的代谢下降。氨需通过尿素合成酶转化为尿素,但生物素缺乏会使酶活性下降,从而导致高氨血症。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表现为转氨酶升高、γ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阳性。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肝硬化与肝衰竭。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中国则呈上升趋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什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在排除酒精及其他明确原因后,肝脏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伴随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U国和其他富裕地区此病已成为重要诱因,普通成年人患病率在10%到30%之间。
神经递质学说解释肝性脑病
肝病患者大脑内γ-氨基丁酸升高,增强抑制作用,导致神志改变和昏迷。同时,血液中苯乙胺和对羟苯乙醇胺通过循环进入脑组织,与正常神经递质竞争,影响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