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及产后恢复。使用时需注意忌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孕妇禁用。如有月经量突然减少或服药一周无效,应及时就诊,并注意不良反应。
日期:
阅读:32
银黄颗粒是由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组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消炎,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肾炎患者需规范治疗,服用时注意饮食和禁忌,若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40
小儿七星茶颗粒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主要用于改善小儿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不畅和夜间不安等症状。其成分如山楂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稻芽可清热除烦,竹叶利尿,勾藤平肝,还有甘草的协同调和作用。如症状一周未改善,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6
随着气温降低,许多人感到手脚冰凉,适合用中药泡脚来养护健康。可以尝试生姜泡脚、红花泡脚和艾叶泡脚,分别有助于驱寒、活血和改善血液循环等。
日期:
阅读:41
腹胀可用香砂和胃丸调治,萎缩性胃炎可选摩罗丹;胃热症状可泻火清胃,使用牛黄清胃丸等,积食情况可用消食导滞法则,推荐加味保和丸等药物,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期:
阅读:39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要用于治疗素体阳虚和外感风寒。其药方包括麻黄、细辛和附子,能通过发汗解表和温经助阳的作用,帮助驱逐寒邪,恢复阳气。三种药物结合可补散兼施,既可使外感寒邪散去,又能固护真阳。
日期:
阅读:30
伊木萨克片是一种中成药,适用于阳痿、早泄等症状,服用时需注意副作用和禁忌症不明确。服药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可在晚饭后服用。运动员及高血压、心梗患者需慎用。
日期:
阅读:53
三七粉能治疗吐血、咳血等症状,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需注意用量,正常人每天不超过10克,避免副作用。
日期:
阅读:37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中医急救药,含有牛黄、犀角、黄连等成分。正常人服用后需多饮水,观察不良反应。朱砂和麝香成分有毒,长期使用可能中毒,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孕妇不宜服用。
日期:
阅读:39
胖大海含片由多种天然植物成分制成,具有清热、利咽、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和肺燥咳嗽。可口感好,携带方便,常用方法为含化或泡水饮用。
日期:
阅读:47
潮热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发热症状,通常在午后出现,如潮水般定时发热。主要表现为皮肤通红、出汗和心跳加快。它通常与阴虚湿热或胃肠湿热有关,持续时间短暂,且可伴随盗汗等症状。中医认为潮热是因阴虚导致的,严重时可能造成体形消瘦。
日期:
阅读:43
艾灸治疗结肠癌存在争议,中医对艾灸效果看法不一。有研究表明,艾灸可提高免疫力,改善肿瘤患者的虚劳症状,如疲劳、烦热等,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控制肿瘤生长。
日期:
阅读:50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肾炎的辅助作用。该药具有补脾胃、利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肺胃虚弱等症状。成人用量通常为1天2-3次,每次6-9克。孕妇、高血压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注意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儿童使用要遵医嘱。若一周内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6
固精补肾丸是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五味子等。具有温补脾肾、补肾固精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性冷淡、阳痿、失眠等症状,特别适合老年体弱者,也可用于治疗女性不孕等。
日期:
阅读:35
补肾对女性同样重要,尤其在25岁后肾气开始衰退。肾虚会导致头发易断、无光泽及脱发。干贝、鲈鱼、栗子、枸杞子和何首乌是推荐的补肾食品,能够有效改善肾虚症状,帮助女性维护健康。
日期:
阅读:27
该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和尿黄。禁止胆道阻塞患者服用,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同时不宜与滋补性中药服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副作用如大便次数增多须减少用量,严重不适应就医。
日期:
阅读:61
肾虚影响血压主要是间接的,导致血液流动缓慢,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血压异常。肾虚患者常感到怕冷,并有小便增多、黑眼圈、月经不调和骨质疏松等症状。应注意身体锻炼和饮食结构,避免油腻、咸和辛辣食物。
日期:
阅读:42
哺乳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银翘解毒颗粒,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等,常用量为每日15克,服用期间需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食品,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或皮肤过敏。
日期:
阅读:37
梅核气的预后一般较好,通过药物治疗和调节情绪可缓解或痊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理负担重是防治关键。若药物无效,可采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天突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行间穴。
日期:
阅读:38
花红片主要成分包括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燥湿止带,针对湿热瘀滞所引起的带下病、月经不调及相关疼痛症状。服用时需遵循用药指南,并注意饮食禁忌。
日期: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