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是一种中药,药性苦平,主要功效为利湿去浊、祛风除痹,适用于小便浑浊及女性湿盛白带。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不同类型的湿症,现代研究表明其还有降低高脂血症的效果。
日期:
阅读:31
五妙水仙膏是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黄柏、紫草和五倍子,具有去腐生新和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寻常疣、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皮疹和毛囊炎。使用前需清洗患处,涂药后等待药物干燥,经过多次重复用药,最终表面可形成痂皮,约7-10天脱落。
日期:
阅读:30
夏天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健康,同时能排除体内寒湿。炎热的天气使汗毛孔张开,泡脚时可通过微 sweating 排出寒湿,特别是加入姜、艾叶等中药成分效果更佳。
日期:
阅读:32
五福化毒丸用于清热解毒和凉血消肿,治疗由于血热壅盛引起的小儿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状。其成分包括连翘、青黛等,建议成人每日服用2-3次,每次2克。在应用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婴幼儿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日期:
阅读:27
血毒清胶囊通过生大黄、丹皮等成分,清除异常的黏液质和胆液质,消肿止痒。可用于治疗手癣、皮癣、白癜风、顽固性皮炎及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日期:
阅读:31
黄柏洗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接触性皮炎、湿疹、手足癣等皮肤病,以及湿热引起的妇科炎症。皮肤病使用25%浓度,妇科问题使用10%浓度,采用湿敷或冲洗方法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68
舒肝益脾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清化湿热,疏肝利胆,治疗脾胃虚弱等症状,适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其主要成分包括茵陈、蒲公英等,服用时需注意饮食禁忌,并在病情未改善时就医。
日期:
阅读:32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有熟地黄、牡丹皮和山药。其副作用包括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可引起高血糖,同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刺激和过敏反应。因此,建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服用。
日期:
阅读:19
胖大海的最佳服用方法是泡之含咽法,每次使用3-5枚,用沸水泡后含于口中15分钟再缓慢咽下。此法可以延长药液在口腔及咽喉的停留时间,提高药物吸收效率,对治疗咽喉疼痛、咳嗽等病症具有良好效果。
日期:
阅读:33
文章探讨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中医认为不同情绪与五脏相对应,情绪过度可导致相应脏器受损。实例说明如恐惧影响肾脏,纠结影响脾脏,强调心理状态与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日期:
阅读:30
精芪双参胶囊具有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的功效,适合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和肝肾虚弱。其成分黄芪、丹参、人参、黄精能增强免疫、改善心肌缺血并促进恢复,对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悸、气短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日期:
阅读:48
舌面分部理论根据五脏、胃经及三焦划分,为诊断提供参考。舌尖、舌中、舌根反映不同脏腑健康,适用于胃病和温热病的诊断。尽管舌象变化有规律,但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避免机械分析。
日期:
阅读:35
吃中药时最好避免食用海带,虽然海带(昆布)本身也是一种中药,但其性寒、味咸,可能与某些中药相畏或对病情不利。此外,有些中药与海带同食可危害生命,因此应咨询医生并避免辛辣、刺激、生冷和油腻食物。
日期:
阅读:35
银杏叶不可以直接泡水喝,因为其含有毒性的银杏酸,未加工的银杏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过敏和神经麻痹等。使用银杏叶前需加工去除毒性,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注意食物搭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日期:
阅读:33
桃胶是一种平和的药材,具有通淋、活血、止痢等功效,适用于多种疾病,同时可美容养颜,有助于便秘和减肥。它是低热量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用后有饱腹感。
日期:
阅读:45
小金丸是一种中成药,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皮肤过敏反应,临床应用需重视。不建议孕妇、疮疡和阳症患者使用。同时,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和海鲜等食物。胃弱者不宜使用,且不宜久服。运动员需慎用。
日期:
阅读:32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病,具有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的效果。其副作用较少,常见的为胃部不适,由桂皮醛引起。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胃刺激,孕妇禁止使用。
日期:
阅读:32
谷红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等,还可用于肝病和冠心病。一般选择静脉滴注,建议1次10-20ml,1天1次,疗程10-15天,具体使用应咨询医生。
日期:
阅读:38
丹参保心茶有60袋和120袋两种规格,价格分别约200元和500元。成分主要为丹参和绿茶,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够缓解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建议日常用量为1天3次,每次1袋,并注意戒烟戒酒,避免不良饮食。对于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期:
阅读:37
益母草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性的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等副作用。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月经不调,需找专业医疗人员辨证论治。
日期: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