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片主要成分包括丹参和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用药时需戒烟戒酒,并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症状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8
珍宝丸是一种常用的蒙药,主要成分包括珍珠、牛黄、犀角等,治疗中风、痛风及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其机制包括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水肿,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效保护脑组织。
日期:
阅读:29
泻白糖浆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肺有伏火郁热引起的咳嗽。其功效包括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对小儿麻疹、肺炎、支气管炎有效。现代研究表明,其止咳作用与免疫反应激活信号相关,同时也对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影响。
日期:
阅读:44
海金沙是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具有利尿和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尿道涩痛、水肿以及小便不利等问题。可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热痢、血淋、石淋等不同症状,具体用量和用法应咨询医生。
日期:
阅读:27
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和平抑肝阳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等症状。可与熟地、当归等药物联合使用,同时适用于肝脾不和、腹痛等。其止汗作用也可应用于外感风寒的汗出恶风情况。
日期:
阅读:25
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痹证。可根据寒热偏向选择不同配伍药物,对气血虚者可补血益气。此外,桑枝可外洗治疗风毒引起的疼痛,利水消肿及治疗皮肤瘙痒等症。
日期:
阅读:23
文章说明了在一天中,中午进行汗蒸的最佳时机,强调阳气强盛能够提高疗效,并对风寒湿痹的症状进行缓解。同时,介绍了艾灸和中成药的使用,提出了通过中医的诊断和调理应对风寒湿痹的方法。
日期:
阅读:35
附子理中丸和补中益气丸是中成药制剂,均可同时服用。前者用于脾胃虚寒等症,后者则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体倦乏力等症。建议合理饮食和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日期:
阅读:20
血瘀是血液运行迟缓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原因包括气机郁滞、气虚、痰浊、寒邪等。瘀血是血瘀的产物,会阻滞脉道,加重气滞,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肌肤甲错、唇舌紫暗及肢体麻木等症状。
日期:
阅读:26
补中益气丸是一种补气方剂,适用于脾气虚弱、内脏下垂、久泻、脱肛等症。它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常见症状包括肢体乏力、少气懒言等。适用于妇科和眼科疾病,使用时需避免绿豆水和茶叶以免降低疗效。
日期:
阅读:27
冠心病患者可以喝生脉饮,这是一种补气的中药,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保护心肌细胞,并调节血压。生脉饮作为辅助治疗,需结合西药,并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日期:
阅读:48
新癀片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服用方法为口服,儿童应减量。外用时需冷开水调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日期:
阅读:34
云南白药粉主要用于外敷和内服,具有化瘀活血、止血痛等功效,适用于各种损伤、出血等症状。使用时,跌打损伤可用温开水送服,淤血肿痛则用酒调服。有效期为24个月。
日期:
阅读:36
茜草是茜草科植物的根和茎,具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及血瘀经闭等症状。其味苦性寒,归肝经,能够处理咳血、吐血、便血等问题,也用于月经不通和瘀血所致的伤痛。
日期:
阅读:30
连花清瘟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但可能出现胃部不适,通常在饭后服用以减轻不适。推荐剂量为每次6克,一天3次,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
日期:
阅读:38
断血流胶囊一般在服用2-3天后出血症状会减轻,但完全止血时间因人而异。此药主要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情况,具有凉血止血功效。如果2-3天内效果不明显,应咨询医师。可与西药联合应用。
日期:
阅读:27
曹清华胶囊具有散寒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湿痹阻和瘀血阻滞导致的关节疼痛和肿胀。含有当归、薏仁、附子等成分。用法为口服1次三粒,1日3次。服用期间需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感冒发热者不宜使用。
日期:
阅读:33
川贝母是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干咳少痰等病症。其性状特征为类圆锥形或类心脏形,表面类白色,鳞叶大小悬殊,质坚实韧性足,色白色为优。
日期:
阅读:35
胃的主要功能包括受纳和腐熟水谷,受纳是指接收和容纳食物,而腐熟是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通过这两项功能将饮食变为食糜,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顺利完成消化过程。
日期:
阅读:36
白芥子的功效包括温肺化痰、利气散结及通络止痛,适用于治疗寒痰喘咳、风湿痹症及阴疽流注等症状。其使用方法为水煎服或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日期: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