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疼痛和疼痛定位困难。患者白天因工作分散注意力而不感到明显疼痛,夜间疼痛加剧。治疗方法为根管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诊。
日期:
阅读:42
医生不推荐自己清洁牙结石,因为牙结石已矿化,不能用刷牙去除。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口腔医院,采用超声波洁治等专业方法来去除牙结石,并进行全口洁治和抛光,以防止牙结石再次沉积。
日期:
阅读:35
智齿拔除后会留下一个拔牙窝,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通常数月内逐渐愈合。拔牙后的前一天需避免刷牙及漱口,以防止血凝块脱落,影响愈合并可能引发感染。
日期:
阅读:45
在怀孕期间,智齿引起的牙龈肿痛通常采用局部治疗方法。临床上可用复方氯己定和过氧化氢交替冲洗智齿周围,清除细菌和食物残渣,控制炎症。如疼痛严重,则局部用药是最理想选择。
日期:
阅读:39
刷牙时如果牙齿感到酸痛,可能是由于楔状缺损引起。这种缺损通常发生在牙颈部,导致牙本质暴露。刷牙(尤其用力及横向刷牙)是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长期咀嚼力也会加剧这一问题。
日期:
阅读:42
反复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感染及环境因素。免疫异常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出现反复溃疡应及时就诊,以排查其他疾病并调节免疫力。
日期:
阅读:46
水平阻生智齿是较常见的阻生类型,但拔除难度较大。需要微创方法,通过局部切开牙龈,使用气动设备和专用钻头分离牙冠和牙根,逐步取出,并注意减少对根缝的用力,以防止术后神经损伤。
日期:
阅读:45
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全身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心脑血管疾病、早产、糖尿病及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等,牙周感染可能对此类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日期:
阅读:34
拔牙后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个体差异大,常规建议术后使用止疼药。疼痛在当日出现为正常,但若在第三到五天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腐臭,可能为干槽症,需要进一步处理。
日期:
阅读:27
智齿冠周炎是由于下颌阻生智齿不能完全萌出,导致牙龈发炎。症状包括明显疼痛、咀嚼困难等,尤其在18-30岁之间的青少年常见。应及时就诊,进行局部冲洗或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必要时需拔除智齿。
日期:
阅读:47
口腔扁平苔癣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和免疫因素关系密切。诊断易表现为白色条纹和斑块。治疗应询问病史,去除刺激因素,并可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或全身性激素用药,目前主要以控制和减轻症状为主。
日期:
阅读:26
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免疫因素、遗传倾向、系统性疾病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均可影响溃疡的发生与复发。经久不愈的溃疡需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日期:
阅读:45
智齿发炎时不可拔牙,易导致炎症扩散和严重后果。应先进行抗炎治疗,如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和涂碘甘油消炎,同时口服消炎药如罗红霉素和甲硝唑。炎症减轻后应尽快拔除智齿,以预防反复发作,确保口腔健康。
日期:
阅读:36
下颌的阻生智齿通常需要拔除,适应症包括反复引发冠周炎、智齿龋坏、食物嵌塞、牙根吸收、炎性囊肿、正畸需、颞下颌关节紊乱等。有少数情况下可考虑保留,如正常萌出或可替代其他磨牙的智齿。
日期:
阅读:37
口干主要由唾液腺分泌功能受损引起,如舍格林氏综合征会导致明显口干、口腔黏膜干燥、味觉异常等症状。需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活检以确诊。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和对症处理,如应用人工唾液和保持口腔卫生。
日期:
阅读:34
牙齿楔状缺损指发生在牙齿牙颈部的楔型组织缺乏,主要因不当刷牙和酸的作用。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导致牙本质过敏及牙髓、根筋疾病,需及时治疗,改正刷牙方法并考虑充填及脱敏治疗。
日期:
阅读:45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有一定的治愈性但易复发。治疗时应前往口腔科或有口腔黏膜病科的大医院就诊。其病因与免疫因素、系统疾病及心理压力等相关。
日期:
阅读:37
腮腺炎是唾液腺的常见疾病,属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范围。根据炎症性质可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腮腺炎,前者多为慢性、反复发作,后者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因此,腮腺炎患者应前往口腔科就诊。
日期:
阅读:46
种植牙在种植钉植入过程中一般会经过局部麻醉,手术时通常不会有明显疼痛。植入后,麻醉药效过后可能会感到一定疼痛,但通常会在一到两天内缓解。如疼痛较重,可口服止疼药。后期修复一般不会再出现明显疼痛。
日期:
阅读:39
牙垢和牙石是口腔内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而牙石则为细菌滋生提供环境。为了控制牙垢和牙石,需坚持每日刷牙并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也是必要的。
日期: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