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智力糖浆是一种复方中成药,具有开窍益智、调补心肾、滋养安神的功效。对小儿大脑发育迟缓有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成分包括龟甲、龙骨等,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
日期:
阅读:37
孩子长期服用弥凝可能导致血压上升,并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出现身体浮肿、恶心、呕吐等现象。服用本药应咨询医师或药师,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日期:
阅读:4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的脑损伤,CT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低密度区。根据白质低密度区大小可分为轻、中、重度,并需与化脓性脑膜炎鉴别,病情可发展为脑水肿等问题。
日期:
阅读:29
头的大小与智力并无直接关系,头围只是衡量宝宝发育的指标之一。遗传可能影响头围,但聪明与大脑的沟回数、先天营养等因素更为相关。全面评估需综合各项指标,包括身高、体重等。
日期:
阅读:32
儿童小腹部及肚脐部疼痛常见原因是肠道内淋巴结发炎,主要因饮食不卫生或慢性炎症。建议及时就医做B超,平时可通过局部热敷和口服消炎药物缓解症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生冷食物。
日期:
阅读:48
呋麻滴鼻液主要用于治疗鼻炎,常见副作用包括轻微烧灼感、头痛等。儿童和孕妇应慎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鼻黏膜损伤或其他严重问题。对于鼻炎儿童,建议选择安全的中药外用滴剂。
日期:
阅读:36
孩子因饥饿、疲劳或沮丧时得不到及时关注,会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入睡困难的婴幼儿使用吸吮动作自我诱导入睡。单调的环境缺乏吸引力时,孩子用吸吮手指来满足心理需求,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
日期:
阅读:32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包茎,严重时可能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及阴茎龟头炎等问题。手术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但春秋季节更适宜,因冬天和夏季有恢复和感染的风险。
日期:
阅读:33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用于多种支气管扩张患者的雾化吸入。小儿每次用1/3剂量,可以每天2-3次。需注意不良反应,如头晕、心动过速,对有心脏病史者应谨慎使用,某些患者禁用。
日期:
阅读:50
宝宝肠胃炎表现为肚子疼痛、呕吐、腹泻和发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轻度肠炎需注意饮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可口服双歧杆菌、黄金胶囊及蒙脱石散保护肠粘膜,必要时进行适当热敷。
日期:
阅读:49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可能出现轻度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及一时性黄疸,通常在一到两周后自行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包括肝细胞功能不成熟及红细胞急速破坏导致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日期:
阅读:33
先天性疾病主要由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等引起,其中唐氏症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有的隐性遗传病如海洋性贫血、蚕豆病等主要影响男性。此外,先天性感染症如德国麻疹的发病也在逐渐减少。
日期:
阅读:34
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用于缓解儿童感冒及流感引起的各类症状,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等,一般不良反应轻微。安儿宁颗粒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及相关症状,成分清晰,以天竺黄等为主,使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症状不改善时就医。
日期:
阅读:33
该药已在六个月到十四岁的儿童中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针对两岁到十四岁的儿童有固定用量,六个月以下儿童未进行有效的说明实验研究。用法用量为每天一次,每次一片十毫克,建议哮喘病人于睡前服用。儿童用量需根据症状、年龄和体重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调整。
日期:
阅读:44
通窍鼻炎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鼻炎和鼻窦炎等症状,成人每日三次,每次2克,儿童应减量,并需遵医嘱。注意外感风热患者不适用,且对本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服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
日期:
阅读:47
麻杏止咳糖浆每次10至15毫升,一日三次,孕妇禁用。对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多饮水,并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日期:
阅读:54
本品为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多种感染。在儿童中,急性中耳炎的用量为每日一次,每公斤体重十毫克,最大剂量不超过四百毫克。扁桃体炎和鼻窦炎则为每公斤体重十毫克,分两次服用,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二百毫克,疗程五到十天。
日期:
阅读:34
999强力枇杷露儿童不能喝,因其对孩子的影响尚不明确,说明书中指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禁用。如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童专用药品。
日期:
阅读:32
母乳含有高水平的IgA和乳铁蛋白,抑制细菌生长,防止肠道感染。它富含促进乳酸杆菌生长的双歧因子,及溶酶体、补体和低聚糖,对预防感染有效。此外,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增强免疫防御。
日期:
阅读:37
多见于女性新生儿,出生后三个月内发病,皮肤表现为环形红斑,常见于头、颈及暴露部位,可能伴随房室传导阻滞、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抗SSA抗体阳性可作为病的血清学标志,通常为一过性,多数病例可在半年到一年内自然消退。
日期: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