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常见,三个月以下的婴儿需及时就医。三个月以上的轻度发烧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打开包被和使用退热贴。当体温超过38.5度且持续不退时,可考虑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如出现高烧不退或抽搐,应立即就医。
日期:
阅读:49
小儿营养不良主要由饮食习惯和结构问题引起。保持规律的饮食,而非饥一顿饱一顿,至关重要。如果孩子营养不良,需关注蛋白质摄入,诸如肉类和鸡蛋等是每日补充的重点,有助于体重增长和改善生长激素分泌。
日期:
阅读:32
儿童感冒药可分为中成药和西药。中成药如小儿感冒颗粒、清开灵等,副作用较小,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西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三岁以下婴儿需慎重使用,因其含有退烧成分。
日期:
阅读:45
孩子因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当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需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以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根据检查情况补充维生素A、D、钙、锌等以改善食欲。
日期:
阅读:36
孩子在出生后四个月以内主要以母乳为主,如果母亲没有贫血,孩子贫血的可能性较低。四到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七个月后可添加肉类等含铁丰富的食物。若未及时添加,可能导致一岁以内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尤其在四个月到一岁之间为高发期。
日期:
阅读:36
营养不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问题,并可能造成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同时,营养不良会影响心脏、肝脏和脑部发育,并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发现问题后需进行有效针对性治疗。
日期:
阅读:36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疏风解表,适合有发烧、咳嗽或嗓子不舒服的孩子。该药物并非单纯抗病毒,但能在初期对病毒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日期:
阅读:32
孩子感冒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烧、流鼻涕、鼻塞及轻微咳嗽,有时伴随呕吐、恶心或腹泻。若症状加重且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疾病如肺炎。
日期:
阅读:33
营养不良是儿童常见疾病,及时纠正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要提高孩子的食欲,参与食物制作,去掉零食以确保主食摄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追着喂食,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日期:
阅读:43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特别是在六个月到六岁之间。贫血对孩子的免疫、心脏以及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通过添加肉类、动物肝脏和蛋黄等食物来进行干预,并积极治疗。
日期:
阅读:36
所有药物不推荐与奶粉一起服用,可能导致孩子对奶粉产生恐惧或抗拒。某些药物与奶粉混合后可能会产生变化,建议使用小勺或其他工具喂药,不要放在奶瓶中。
日期:
阅读:37
营养不良是儿童常见疾病,表现为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原因包括消化、饮食习惯等。营养不良可影响生长和免疫,需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
日期:
阅读:42
幼儿急疹是小儿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在五到六个月大时发病,通常表现为高烧三到五天,随后的皮疹与发热相关。该病与麻疹有所区别,不影响孩子出门或洗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日期:
阅读:26
吃奶粉的孩子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但需要补充维生素D。新生儿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母乳是最佳喂养方式,人工喂养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混合喂养适用于奶水不足的情况。
日期:
阅读:44
为了预防在缺硒地区流行的克山病,建议口服亚硝酸钠,通常十天一次。同时,增加饮食中维生素A、维生素B12及硒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和休息,以促进身体健康。
日期:
阅读:39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在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中,贫血发生率为30%到45%。如果仅诊断为铁缺乏,发病率则高达75%到80%。因此,家长应在孩子7个月时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肉类食物,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日期:
阅读:45
缺铁性贫血在儿童中尤为常见,尤其是一岁以下的小婴儿。主要原因在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铁的需求增加。此外,肉类摄入不足和潜在的消化道问题都可能导致铁的丢失或吸收障碍,从而引发贫血。
日期:
阅读:38
小儿营养不良全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临床分为三度。一度的营养不良孩子体重比正常减少15%到25%;二度减少25%到40%;重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超过40%。
日期:
阅读:36
文章主要探讨了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的几个因素,包括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佳以及原发性疾病的影响。喂养不当可以是母乳不足或辅食添加不及时,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以及不规律的用餐时间也会加剧这一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改变孩子的喂养方式和习惯。
日期:
阅读:36
营养不良是指孩子摄取能量不足、消耗能量过多,体重低于同龄同别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下。开始表现为体重不增和体重下降,可能影响后期身高增长。有的孩子皮下脂肪较少,捏时感觉皮下只有一层皮。
日期: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