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西药治疗主要使用益生菌和蒙脱石散,而中医则通过辨证治疗,针对不同原因如积食或脾虚,给予相应的中成药和外用贴剂,效果均较好。
日期:
阅读:26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拉肚子后可进行大便常规及潜血、轮状病毒检查。无发热情况下,判断病毒或细菌感染。而有发热或腹痛时,则检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超,以避免肠套叠等严重情况,并酌情做大便培养确认病原。
日期:
阅读:24
文章讨论了孩子腹泻时使用灌肠方式给药的相关问题,强调虽然直肠吸收药物可能有效,但灌肠对孩子的心理创伤可能更大。此外,灌肠可能刺激肠蠕动,加重腹泻,因此不推荐采用该方式。
日期:
阅读:44
在给孩子检查大便时,如果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脓液或黏液,考虑肠炎或痢疾时应使用消炎药。若仅是轮状病毒感染或消化问题引起的腹泻,则不推荐使用消炎药,以免影响肠道菌群,加重腹泻。
日期:
阅读:40
孩子腹泻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小儿肠炎)、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以及少见的真菌性肠炎。通过大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检测可以进行诊断,并据此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39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若孩子精神良好、体温正常且小便正常,可进行对症处理。使用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如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则需相应治疗。伴随发烧或脱水、电解质紊乱时,建议前往医院,补充水分是关键。
日期:
阅读:29
夏季小儿腹泻主要由细菌性痢疾或小儿肠炎引起,因炎热天气导致食物变质和孩子接触细菌。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和保持用具清洁。确诊后可用消炎药,并根据复查大便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日期:
阅读:34
小儿腹泻是常见疾病,应注意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持用具清洁。轮状病毒可接种疫苗预防。高敏体质家庭需关注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和食物过敏等情况。
日期:
阅读:30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腹泻或因病毒、细菌、真菌感染,需进行便检。细菌感染需消炎药,病毒感染可用益生菌,真菌感染需抗真菌药。如无感染,可能为生理性腹泻或消化不良,可用乳酸菌调节。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者需更换奶粉。
日期:
阅读:39
小孩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腹泻。病理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需关注肠炎和痢疾,同时排查肠套叠或牛奶蛋白过敏。检查无异常则可能是消化不良或乳糖不耐受。
日期:
阅读:33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原因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生理性多为消化不良。需注意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导致腹泻。
日期:
阅读:46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护理非常重要。需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硬及油腻食物,保持水分,以防脱水。观察孩子体温、精神状态及小便情况,若有明显脱水需及时就医,以防生命危险。
日期:
阅读:47
小儿腹泻因原因不同表现各异。消化不良时,大便增多且颗粒增多;轮状病毒感染初期有呕吐,后出现蛋花汤样便;细菌感染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警惕肠套叠。检查是确定疾病和治疗的关键。
日期:
阅读:26
小儿腹泻一般不会导致心肌损害,但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心肌炎。出现腹泻伴随发烧、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心肌功能,以防严重并发症。
日期:
阅读:44
小儿腹泻是常见儿科疾病,需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用药。病毒感染可补水和用益生菌,细菌感染需消炎药和抗生素,消化不良可用益生菌,乳糖不耐受需无乳糖奶粉,过敏则需避免过敏食物并更换奶粉。
日期:
阅读:33
小儿腹泻是儿童中常见疾病,可能导致脱水等严重症状,需尽早识别早期症状以预防和治疗。早期表现包括呕吐、发烧、腹痛等,及时关注是否出现腹泻,以保护孩子生命安全。
日期:
阅读:30
小孩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因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腹泻、感染及食物过敏。虽然迁延不愈或慢性腹泻发病率低,但需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如使用消炎药或乳糖酶等。
日期:
阅读:4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包括病毒、细菌感染、消化不良等。治疗分为西医学对症和病因治疗,以及中医推拿按摩,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和迁延不愈的情况。
日期:
阅读:27
小儿腹泻常由病理性和生理性原因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等。同时需鉴别其它疾病,如肠套叠。如果检查未见病毒或细菌且益生菌治疗无效,可能需考虑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
日期:
阅读:36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观察孩子的小便量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轻度脱水需及时补水,严重脱水则需前往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输液治疗,以防并发症。
日期: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