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到六个月之间,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应注意三点: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食物量;由稀到稠,初期不要给大颗粒食物;由一种到多种,每天只增加一种新辅食,以便观察宝宝的适应情况和过敏反应。
日期:
阅读:40
文章介绍了宝宝更换奶粉的方法,包括在每天吃奶八次时逐渐添加新奶粉或每次喂奶时增加一勺新奶粉。如果宝宝出现消化道问题,应暂停并换回旧奶粉,待适应后再尝试更换,或尝试不同品牌和配方。
日期:
阅读:47
很多吃母乳的宝宝会出现湿疹或消化道症状,这可能是因为妈妈吃了过敏食物。首先需查找过敏原,妈妈应避免相关食物。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可考虑换氨基酸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但继续母乳喂养是一种推荐的方法。
日期:
阅读:37
过敏性疾病日益增多,儿童急性皮肤过敏可用炉甘石洗剂和氯雷他定糖浆缓解。针对食物过敏,需查找过敏源并避免进食。牛奶蛋白过敏者应使用特定配方奶粉。此外,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时建议使用雾化吸入法。
日期:
阅读:30
随着社会进步,过敏性疾病不断增加,过敏体质宝宝的接种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大多数预防针对过敏宝宝可正常接种,但需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如有皮疹或严重过敏,应及时就医。特殊疫苗接种需特别谨慎,尤其对于有鸡蛋过敏和严重过敏的宝宝。
日期:
阅读:41
宝宝出现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口腔因素,尤其是龋齿和口腔疾病,需要从小教育孩子保持口腔卫生;二是胃肠功能异常,消化不良或胃炎等问题也会导致口臭。
日期:
阅读:27
孩子的饥饱感是自然的,喂养时需注意不要过度喂食或让孩子饥饿。刚出生的宝宝需要适量的奶量,而稍大的宝宝如果表现拒绝,家长也不应强行喂食,以免影响体重和健康。
日期:
阅读:39
学步车曾流行于前些年,因其使家长能腾出手做其他事情。但研究表明,孩子使用学步车的危害多于好处,包括碰撞危险物品和对走路姿势的影响。因此,专家不推荐继续使用学步车,鼓励孩子独立行走。
日期:
阅读:38
预防接种是每个宝宝在一岁之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宝宝在患感冒、发烧等疾病时应暂缓接种,待其恢复后再进行。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需在医生评估后再接种。此外,特殊慢性疾病或遗传代谢病的宝宝也需要医生评估。
日期:
阅读:33
宝宝出生后推荐母乳喂养,但某些妈妈可能乳量不足。增加母乳量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心情、饮食均衡和充足睡眠。同时,每天至少让宝宝吸吮奶八次,以有效刺激母乳分泌。
日期:
阅读:49
纯母乳喂养可持续到两岁,但若影响主食摄入,应减少母乳量。三到四个月时建议逐渐断掉夜奶,因孩子可逐渐适应整夜睡觉,这有助于成长发育。
日期:
阅读:54
孩子出牙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五六个月就开始出牙,而有的可能要到一岁才萌出。出牙与体内的维生素D和钙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宝宝的咀嚼功能相关。护理过程中应合理添加辅食,避免给宝宝过于软的食物,以促进牙齿的萌出。如果宝宝超过一周岁仍未出牙,建议咨询口腔科。
日期:
阅读:43
抽风在儿科中常见,原因多样,包括低钙和电解质紊乱、因高烧引发的惊厥等。脑部疾病引起的抽搐需谨慎,特别是接种流脑、乙脑疫苗时。若是高热惊厥或矿物质不足导致的抽风,治疗后接种不受影响。
日期:
阅读:51
儿童中先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如果孩子只是动脉导管未闭,可以正常接种预防针。但如果存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复杂情况,建议暂时停止接种,待手术后3至6个月再进行,咨询心脏外科也很重要。
日期:
阅读:38
小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依赖详细询问病史和生长监测。主要特征包括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等。通过体格测量指标可分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并根据标准判断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日期:
阅读:34
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过敏反应,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法包括寻找和规避过敏原,以及使用局部止痒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物。
日期:
阅读:38
当孩子感冒发烧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和体温变化,以免病情加重。若精神状态不好或出现腹泻、小便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体温如果用药后不下降或持续高热,也需带孩子去医院。
日期:
阅读:28
孩子感冒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等。当孩子高烧时,需多卧床休息,减少户外活动,以帮助恢复体温和病情。除了用对症药物,重要的是要叮嘱孩子多休息,待完全恢复后再进行活动。
日期:
阅读:30
孩子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和嗓子疼。护理时应注意避免孩子穿得过多以防出汗,同时饮食上应避免生冷硬和油腻食物,以及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以减轻消化负担和咳嗽症状。
日期:
阅读:39
小孩扁桃体炎是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嗓子疼等。轻症可用清热药和抗病毒药缓解,特殊病毒如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长时间发烧,需及时查血明确病原并针对治疗。
日期: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