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血尿是肉眼可见的血尿,而镜下血尿是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超出三个以上。生长发育快速或剧烈运动的孩子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尿,需定期监测。持续镜下血尿或伴发热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日期:
阅读:26
小孩磕碰头顶后,首先观察精神反应。如果只是哭泣而无其他问题,如血肿增大或昏迷,则无需盲目就医。可进行头部包块的护理,及时消毒旧破损,早期冷敷以消肿,密切关注孩子反应。
日期:
阅读:35
刚出生的孩子较少出现血尿,但在发育期或青春期快速生长时可能出现。一旦出现持续血尿或伴随发热,应及时检查,以排除肾炎、肾病综合征或尿路感染等情况。一般来说,一过性血尿无需处理,观察为主。
日期:
阅读:34
可以通过吸奶器吸出奶水,再给孩子喂养。平时适当牵拉乳头,有助于刺激乳头发育。一般一周后能进行良好喂养,专业催乳师也能提供帮助。
日期:
阅读:43
文章介绍了囟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指出前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愈合。强调囟门凹陷可能反映孩子的脱水情况,特别是腹泻或吃奶不好的孩子。提醒家属不要频繁触摸囟门,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
日期:
阅读:51
婴儿头顶的囟门是由于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形成的。囟门内含有脑膜和大脑,需避免用力按压,以防导致颅内压增高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注意婴儿头顶的保护至关重要。
日期:
阅读:46
刚出生的小宝宝在吃奶后可能会感到肚子胀,这是由于肠管充气和未消化的奶造成的。只要没有特别严重的胀气、吐奶或者伴随肚子咕噜声等症状,就没有问题。
日期:
阅读:28
婴幼儿疝气在婴幼儿期间比较常见,大部分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岁左右达到完全闭合。若一岁后仍未闭合且伴有脱出症状,则需手术。男孩主要表现为阴囊大,女孩则会出现会阴部位肿大等情况。发现疝气时务必冷静处理,尤其是孩子哭闹时。
日期:
阅读:34
一旦发现疝气,初步症状明确时可在家使用疝气带处理。如未好转,通常在一岁后手术。若反复脱出,需考虑提前手术。同时可在孩子哭闹时手压腹股沟区,防止内容物脱出。了解疝气治疗原则,清楚何时就医。
日期:
阅读:41
阴道分娩后,产钳可能导致的水肿一般无需处理,会自然消失。部分儿童可能出现钙化,需密切观察,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未消失,可通过超声确诊,一般不进行手术或常规处理。
日期:
阅读:30
对于一般的疝气病症,采用疝气袋儿压紧内环口可以处理,反复可能出现坎顿。大多数两个月的宝宝能够自愈,不需手术。熟悉家庭处理即可,若到一岁仍未愈合,则需要进行手术。
日期:
阅读:29
婴儿疝气最佳手术时期一般是一岁以后。在一岁以内若出现内容物反复脱出并伴随坎顿,需及时手术。手术选择应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而定。
日期:
阅读:33
在处理破损皮肤时,首先要检查是否有损伤。若有损伤,需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冰冷敷来遏制肿胀的发生。十二到二十四小时后可采用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同时,务必避免受伤处沾水,并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日期:
阅读:37
小儿疝气是由于结构发育问题导致的小肠下垂,家属应注意平卧状态下情况可能消失。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岁以内可逐步愈合,超过一岁仍未愈合需手术处理。反复脱出或卡住需提前手术干预。
日期:
阅读:37
打疫苗后宝宝可能出现红肿,特别是卡介苗接种后。少数孩子会对疫苗产生不同反应,如胳膊红肿和硬结,家属需观察。若红肿扩大或出现化脓,需及时消毒处理。单纯红肿可不处理,注重卫生,以防感染和引起严重并发症。
日期:
阅读:25
小肠下垂是疝气,由于结构发育问题,尤其是男孩。平卧时可消失,如剧烈哭闹需按压腹股沟区。多数孩子一岁以内可自愈,若一岁后未愈合需手术,特别是反复脱出或卡住者需提前手术。
日期:
阅读:32
刚出生的宝宝在剪指甲时容易造成破损,可能引发甲沟炎或指头炎。家属应注意防止损伤,若出血需及时消毒、护理,防止感染加重。必须重视这些问题,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日期:
阅读:26
对于宝宝来说,剪指甲时皮肤细嫩,剪伤需及时处理以防感染。建议用碘伏消毒,并根据情况进行包扎。只要宝宝免疫力高,一般情况下不会感染,护理得当可有效预防问题发生。
日期:
阅读:43
一旦出现指甲破损,需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化脓。家属在为宝宝剪指甲时应格外小心,避免指甲破损。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甲沟炎等问题,此时可使用硼酸粉或百多邦进行涂抹,或采用浸泡护理的方法,有助于宝宝的恢复。
日期:
阅读:43
鹅口疮主要由于奶瓶和奶嘴消毒不彻底或孩子免疫力低下引起,表现为口腔、舌苔或牙龈上的白色物质。随着免疫力增高及饮奶卫生的注意可治愈,但可通过制霉菌素片等药物干预以加快恢复。
日期: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