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3天后可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需忌暴饮暴食与油炸食物,保持低盐饮食以避免高血压及心脏负担,促进创口愈合。
日期:
阅读:5
风湿性心脏病置换机械瓣膜后可长期使用,因机械瓣不易损坏。然而,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并定期监测凝血,以维持瓣膜正常运转,避免血栓形成。
日期:
阅读:1
风湿性心脏病在没有房颤时可正常测脉,但若因二尖瓣狭窄引发心房颤动,脉搏可能与心室率不符。此时应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认是否有房颤及实际心率。
日期:
阅读:0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的心脏疾病,主要由风湿活动热引起心脏瓣膜损伤,常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形成变态反应。多在40岁以上患者就诊,年轻时多未受累,病变不严重。
日期:
阅读:0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后天获得性心脏瓣膜疾病,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评估心脏瓣膜、心腔大小、心室功能及肺动脉压力。X线检查可了解心脏大小和肺部状况,心电图用于检测心律失常,心脏造影可明确是否合并冠心病。
日期:
阅读:0
心脏病学定义心绞痛为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一系列疼痛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胸部、下颌、肩部、背部及手臂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常伴随面色苍白、大汗、血压和心率改变,主要涉及胸骨下或左侧的疼痛。其他常见症状还有胸闷及压迫感。
日期:
阅读:3
风湿性心脏病一般不会遗传,主要是由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该病属于后天获得性,常见于老年人,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保暖和饮食。此外,吸烟、饮酒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
日期:
阅读:1
正常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40mmHg~90mmHg,舒张压60mmHg~90mmHg。高血压需在安静状态下三次测量确认,低于90mmHg为低血压。高血压分三级,需遵循医嘱服药和监测。保持饮食清淡,适度运动和良好心态可帮助维持血压。
日期:
阅读:5
要避免重体力活,以减少心脏负担和不适。风湿性心脏病可导致心慌、气短和乏力。术后需关注恢复情况和适度运动,同时定期医院复查和保持清淡饮食至关重要。
日期:
阅读:5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引起的,风湿热源于链球菌感染。链球菌在咽喉部感染后,导致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能攻击自身组织,引起心脏的病变,如心包炎、心肌炎和心脏瓣膜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
日期:
阅读:0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痰沫排放到空气中。并不是所有肺结核患者都有传染性,需通过痰检确定。经过规范治疗后,患者的传染性可能减弱或消失。
日期:
阅读:6
早搏是心脏搏动提前发生的现象,常见于正常人,可能由情绪、烟酒、药物等引起。非心脏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也会导致早搏,同时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也是常见原因。部分早搏患者追踪多年也未能明确原因,可能无重要病症但需随访。
日期:
阅读:0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与A组β型溶血型链球菌引发的急性风湿热相关,感染后体内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心脏瓣膜和关节组织。儿童和青少年易发病,若不控制,可能导致心脏瓣膜损伤,10-30年后再次就诊时常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群。
日期:
阅读:0
喝酒后心跳加快可能与酒精成分刺激交感神经有关,心肌收缩增强导致心慌。在确保不是乙醇中毒的情况下,可考虑口服β-受体阻断剂来缓解症状。低流量吸氧和多喝水有助于加速酒精排泄,同时要关注血糖和血压状况。
日期:
阅读:4
链球菌感染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都会引发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免疫反应有关,链球菌感染后,身体产生的抗体可能会混淆链球菌与正常组织,从而攻击自身器官,导致疾病。
日期:
阅读:0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活动引起的瓣膜损害,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气短、心慌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通过置换人工瓣膜实现根治。年纪大的患者建议使用生物瓣膜。
日期:
阅读:1
房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由心房的异位兴奋点引起,其重要性取决于是否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早搏后需及时就诊,注意寻找诱因,如精神焦虑和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证据,预后通常良好,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日期:
阅读:0
心跳过快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疾病、运动和情绪等。正常脉搏范围在60~100次/分钟,超过100次便被视为心动过速。老年人因身体功能衰退、疾病缠身,更易发生心律失常,需加以重视。
日期:
阅读:7
心悸在中老年人中常见,可能由心脏问题引起,需及时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可帮助诊断。心悸症状包括心慌、气促,日常应避免温度刺激与暴饮暴食,控制饮食,减少烟草接触,以防症状加重。
日期:
阅读:4
早期肝癌患者有治愈的可能,关键在于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患者身体机能和心态对于治愈也有重要影响,饮食上需注意定时定量,增高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日期: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