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急性梗阻的首发症状包括腹部剧烈绞痛和恶心呕吐,梗阻发生后肛门排气排便停止。高位梗阻呕吐早且频繁,低位梗阻可能无呕吐但腹胀明显。临床表现可通过腹部平片与B超确诊,必要时需排除肠坏死或穿孔。
日期:
阅读:40
内痔分为四个等级,根据便血情况和痔块的脱出情况进行分类。I度为便时出血,II度便后可自行还纳,III度需手动还纳,IV度不能还纳。根据病理组织变化,又可分为血管肿型、纤维化型和静脉曲张型。
日期:
阅读:40
在钳夹切除痔核时,应留出适当距离以减少术后裂开风险,避免过度牵拉,尤其是女性患者,处理时不超过三个痔核以预防狭窄。脱垂不明显的痔核可不切除,切除后一般不缝合以防感染。
日期:
阅读:34
痔疮患者常盲目使用药物,导致病情加重。治疗应注重生活习惯的改善,包括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和适度活动。此外,长时间排便会增加复发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预防措施很重要。
日期:
阅读:37
腹股沟疝若未出现急性发作,可选择腹腔镜手术。适应症包括复发疝与双侧疝,禁忌则有无法耐受麻醉、严重出血倾向、腹腔手术后严重粘连等。身体情况可耐受者可选该手术。
日期:
阅读:33
文章讨论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出血以及大便、小便困难等问题。疼痛可用药物治疗,出血可自止或需手术止血;大便困难应增加水分与纤维,小便困难需精神安慰,必要时导尿处理。
日期:
阅读:32
体格检查包括多种方法,如咳嗽冲击试验用于诊断斜疝,疝块回纳试验可听到小肠的咕噜声,压迫内环试验帮助鉴别斜疝与直疝。此外,透光试验用于检查肿块的透光性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腹股沟彩超及X线检查可观察肠梗阻征象。
日期:
阅读:53
适宜的饮食应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禁忌包括不吃腐烂变质食物、油煎油炸、半熟及坚硬食物,避免极度饥饿或口渴时进食,并应少吃晚餐,避免冷水果,防止对胃食道的损害。
日期:
阅读:45
慢性阑尾炎主要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表现为缓慢的右下腹疼痛和阑尾部位的压痛,可能有急性发作的历史。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诊断后,首选手术切除。
日期:
阅读:34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包括矫正全身性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基础疗法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防止感染。治疗方法按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手术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等,而非手术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
日期:
阅读:27
腹膜炎是腹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继发性腹膜炎多由阑尾穿孔或腹腔脏器穿孔造成,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通常为混合感染。患有腹膜炎的患者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日期:
阅读:44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80%发生于两岁以下儿童,最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腹部检查可触及光滑肿块,通常位于脐右上方,右下腹部则表现为空虚感。病因涉及肠管解剖和功能失调,按部位可分为回盲部、肠和结肠套叠。
日期:
阅读:33
食道癌术后,术后三天禁止饮食,逐渐恢复后可少量饮水。第六天开始可进食流质饮食,第七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术后一个月后可回归正常饮食,同时增加营养摄入。
日期:
阅读:30
慢性阑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其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急性阑尾炎发作,或右下腹隐痛。查体可见右下腹部压痛,钡灌肠检查为重要辅助检查。需与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炎症、回盲部肿瘤等进行鉴别。
日期:
阅读:33
结肠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患者应注意饮食禁忌,避免生冷、辛辣食品,戒烟酒,以减少复发。部分患者对某类食物过敏,如乳制品。
日期:
阅读:45
结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等引起,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不明,专家认为精神因素可能影响发病,针灸治疗对特定患者有辅助作用。
日期:
阅读:43
结肠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性病变,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性病变。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患者对特定食物敏感。患者应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饮食,避免生冷和辛辣食品。
日期:
阅读:43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位于皮下,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三十到五十岁。可单发或多发,与染色体重组、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家族病史也可能影响发病率,生长速度较慢。
日期:
阅读:45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切口小、创伤小。脂肪瘤手术创伤本身就很小,切口往往难以隐蔽,但医生可以进行美容缝合以改善手术效果。
日期:
阅读:50
皮下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可发生在身体有脂肪的任何部位,常见于成年人。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肥胖、糖尿病及高胆固醇水平与其发病率相关。虽无预防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对预防有作用。
日期: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