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早期生存率超过95%,而晚期低于3%。国内外食道癌切除率为58%至92%,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3%至20.5%。我国在手术技术上取得了进展,改进旨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日期:
阅读:53
急性胃扩张是一种因强烈刺激引起的胃反射性麻痹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上腹膨隆、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出现频繁呕吐,伴随腹胀、压痛,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脱水和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日期:
阅读:3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由于溃疡侵蚀血管引起,表现为大量呕血、黑便及失血症状,失血超过400毫升时出现面色苍白和心率加快,失血超过800毫升时可能出现休克状态,患者面色苍白且轻度腹胀。
日期:
阅读:28
怀疑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需进一步检查,常用腹部超声,标准包括幽门肌厚度大于等于4毫米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可观察胃扩张等特点,需及时清除造影剂。
日期:
阅读:38
食道闭锁需要手术治疗,通常在患儿情况良好时择期手术。若新生儿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和胃扩张等紧急情况则需急诊手术。合并其他畸形时,优先处理紧急情况,有时可进行一期手术。术前需确认准备工作完善。
日期:
阅读:42
食道闭锁的患儿需保持上半身抬高,避免胃食管反流,并在近端盲端放置胃管以减少误吸和唾液潴留。术前可能出现肺部感染,主要因误吸和反流,需注意减少这些危害因素。
日期:
阅读:44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可能为钝痛、灼痛等,疼痛规律及缓解方式不同。患者还可能经历周期性发作、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并发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日期:
阅读:3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若效果不佳或出血风险高则进行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可能复发,需手术治疗。手术虽能缓解出血,但无法治愈肝硬化。患者需定期复查以预防复发。
日期:
阅读:32
胃癌化疗期间需要监测血象、肝功能和肿瘤指标等,以评估化疗效果并处理副反应。抽血前应避免油腻食品和酒精,禁食至少6小时,并保持放松,以提高抽血成功率。如肝功能异常且白细胞或血小板降低,需咨询医师调整化疗方案。
日期:
阅读:30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症状包括进食哽咽及胸骨后疼痛。手术后可能出现较重的反酸与胃液反流,建议采取清淡饮食和小餐多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可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改善症状。
日期:
阅读:34
食道癌症状为进食哽咽,通过胃镜和食道镜做鉴别。确诊后以手术为主,常用左胸手术,现有全腔镜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手术后可辅助放化疗以综合治疗,病情不晚效果较好。
日期:
阅读:42
肿瘤患者中,有25%-35%的人会经历疼痛,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发生率甚至可达70%-80%。疼痛的三种主要病因包括肿瘤引起的侵润、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如手术、化疗等)以及与肿瘤无关的合并症,如椎间盘突出等。
日期:
阅读:34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症状为进食哽咽。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可加以补充营养。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根据情况可考虑放疗和化疗,以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日期:
阅读:46
内痔通常不会影响便秘,但便秘会加重内痔的症状。干结粪便可能导致痔黏膜破裂或使得痔静脉曲张,导致便血和疼痛。患者因疼痛而产生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大便干燥,影响脾胃功能,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日期:
阅读:42
急性腹膜炎是腹膜和腹膜腔的炎症,常由细菌感染等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体位脉搏变化、高热等,伴随腹部压痛和肌紧张等体征。
日期:
阅读:37
胎粪性腹膜炎是胚胎期因肠道穿孔导致胎粪进入腹腔,造成无菌性和化学性炎症。临床可分腹膜炎型和肠梗阻型,是新生儿最严重的急腹症之一。特点为腹胀、呕吐、便秘。诊断需做腹部x线检查,手术治疗通常是最佳选择。
日期:
阅读:50
肠梗阻早期一般不引起发烧,但病情进展后可导致肠道细菌移位或肠管坏死,引发发烧。出现发烧时应引起重视,提示病情严重,需要外科干预。症状减轻者可继续保守治疗,反之应及时手术。
日期:
阅读:40
肠梗阻的治疗方式因原因不同而异。对于粪石性肠梗阻,可使用解痉药物和灌肠等方法缓解疼痛;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需手术结合胃肠减压和补液。最终目的是解除梗阻,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指导。
日期:
阅读:36
痔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直肠肛门部位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无关。痔疮本身不会产生病原体,不是传染病。民间对于痔疮传染的说法其实是误解,热座位可能增加患病机会,但没有传染性。
日期:
阅读:26
结直肠息肉是指向肠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包括新生物、错构瘤、炎性息肉等。主要是发病率较高的结直肠腺瘤,临床表现包括便血、贫血、肠梗阻等症状,息肉较大时可出现直肠脱出。
日期: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