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5项、甲胎蛋白、彩超、肝脏弹性测定和HBV-DNA定量检查。这些检查帮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病毒含量和是否发生肝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日期:
阅读:54
中度酒精肝指肝功能异常的酒精性肝炎,主要症状有乏力、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黄疸),病人需及时就医,以便控制症状和改善病情。
日期:
阅读:42
肝硬化患者可以吃牛羊肉等肉类,但必须确保每天1~2次的大便通畅。高蛋白食物在肝脏解毒能力差的情况下,如果不被完全消化,可能会产生毒素,影响大脑健康,导致肝性脑病。因此,肝硬化患者在保持大便通畅的前提下可以适量进食肉类。
日期:
阅读:28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乙型肝炎感染率约为7%,随着疫苗接种,感染率有所下降。甲型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丙型和丁型肝炎则通过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并有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日期:
阅读:45
酒精肝是因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期酗酒导致的肝脏中毒所引发的肝炎。患者需绝对戒酒,终身保持,以避免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日期:
阅读:40
脂肪肝由肝脏内脂肪沉积引起,与肥胖成因一致。控制体重是缓解脂肪肝的关键,主要措施为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以及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等,以达到改善病状的目的。
日期:
阅读:29
轻度脂肪肝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3~6个月,但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通过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增加锻炼等措施可实现康复。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忌酒,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日期:
阅读:49
检查肝功能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进食、饮酒、剧烈运动和药物干扰,以确保结果准确。食物的消化和代谢会影响检查指标,因此需充分代谢才能真实反映肝脏功能。
日期:
阅读:44
肝转移性癌不是肝癌,肝癌源于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而肝转移癌则是其他部位肿瘤的癌细胞转移至肝脏所致。肝脏丰富的血液供应使得癌细胞容易通过血液进入并在肝脏中繁殖。
日期:
阅读:46
肝癌如果仅限于肝脏内部,可通过肝移植治愈;若全身广泛转移,则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虽不能根治肝癌,但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日期:
阅读:30
部分酒精肝患者可能出现咳嗽症状,因肝脏因脂肪堆积而增大,压迫膈肌和肺。酒精肝的唯一病因是饮酒,因此戒酒是改善症状的唯一方法,患者应终身戒酒。
日期:
阅读:37
肝脏的脂肪浸润和脂肪肝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脂肪浸润指肝脏脂肪含量不足10%,而脂肪肝则超过10%。这两者本质上都是肝脏内脂肪过度沉积。减肥控制体重是有效治疗和预防肝硬化的措施。
日期:
阅读:74
酒精肝腹水晚期无传染性,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的消费。戒酒是治疗及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措施。酒精损伤肝脏导致脂肪代谢异常,继而引起肝炎和肝硬化,腹水是其严重并发症。
日期:
阅读:41
脂肪肝主要引起右上腹肝区的隐疼或胀疼不适,轻度患者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乏力和疲惫感。中重度脂肪肝可导致肝脏肿大,压迫肝被膜引起疼痛,严重肝功能异常可影响消化,需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日期:
阅读:39
肝硬化患者湿疹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患者易出现湿疹及瘙痒,伴随毛细血管扩张和蜘蛛痣等症状。外用药物效果有限,需控制肝硬化病情,并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
日期:
阅读:43
酒精肝是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损伤,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肝炎、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和肝癌。症状包括肝区疼痛、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可能伴随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表现。
日期:
阅读:28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不一定表示感染乙肝,需结合乙肝五项及肝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能判断感染情况。如果仅核心抗体阳性,说明曾感染后自愈,无传染性。
日期:
阅读:45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通常质地柔软,内充满血液,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肿瘤较小时无症状,增大后可引起上腹部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胰胆管压迫、出血和休克等问题,需通过超声、CT等检查进行诊断。
日期:
阅读:24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传播,大多为急性肝炎,预后良好。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则可转为慢性,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日期:
阅读:5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通常发生在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生活用品的情况下;性传播则通过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发生;母婴传播指感染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
日期: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