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抗体的高低与患者病情的轻重无必然联系,抗体阳性仅提示有或曾感染丙肝。是否需要治疗需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数量,并进行基因分型,以决定治疗方案。因此,抗体阳性不代表病重,需综合考虑病情。
日期:
阅读:24
肝性脑病是肝病重时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分为4级,最重可至深度昏迷。眼睛向上看是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出现此症状尤需重视,需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3
每个医院的丙肝抗体参考值不同,阴性表示没有感染,无需进一步检查;阳性则需进行肝功能、丙肝病毒、腹部彩超等检测,如确认病毒阳性需咨询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31
白茅根是一种中药,属于清热凉血类,可能对血热型肝炎患者有疗效。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如甲、乙、丙、戊肝),需辨证施治。中药可能改善症状,但是否对病毒有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日期:
阅读:24
鼻子上出现红血丝可能与酒糟鼻、皮肤病及毛细血管扩张有关。虽然肝病可能导致面部异常,但鼻头红血丝并不能直接说明肝病。确认是否有肝病需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肝炎病毒,而非仅凭外观。
日期:
阅读:33
肝炎的潜伏期因类型而异,可能与窗口期重叠。在潜伏期中,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通过体检可以发现感染。窗口期则指在病毒感染后,抗体尚未出现的阶段,常规血液检查无法检出。因此,针刺伤后需多次检查,以确保未感染。
日期:
阅读:32
文章讲述了乙型肝炎和丙肝的检测方法及结果解析。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有感染,阴性则无感染;无抗体者建议接种疫苗以获得保护。丙肝的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测,阴性则表示没有感染。
日期:
阅读:25
在判断乙型肝炎时,主要观察乙肝5项标志,尤其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阴性一般表示没有乙肝感染,阳性则意味着存在感染。结合肝功能和其他检查才能判断感染的轻重。此外,表面抗体的存在则表示有保护力,建议未产生抗体者接种疫苗。
日期:
阅读:38
文章讨论了常见的传染性肝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强调了饮食卫生和用血安全的重要性。提到在手术和输血前需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传染,同时也提醒注意个人卫生和密切接触的防护。
日期:
阅读:24
肝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多种症状,如乏力、消化道不适、黄疸等。然而,口中有血腥味并不一定意味着肝病。诊断肝病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及相关抗体检测。
日期:
阅读:25
肝炎的体检不合格主要体现在肝功能异常和乙肝、丙肝抗体检查中。肝功能不合格表现为肝酶和胆红素升高,乙肝5项中表面抗原阳性则视为不合格,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检查病毒情况。
日期:
阅读:25
乙肝的传染与血液的多少无关,少量带病毒的血液就可能导致感染。针刺伤可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在职业暴露情况下。打过乙肝疫苗的人如果抗体水平高,感染几率较低,因此建议未接种者接种疫苗以获得保护。
日期:
阅读:25
乙肝抗体1000的数值相当高,原则上无需打乙肝疫苗。建议每半年、一年或三五年复查乙肝抗体。如果数值减少到100以下,医生会建议加强疫苗。如果抗体持续大于100或1000以上,则只需观察,无需再次注射。
日期:
阅读:26
乙肝抗体检测一般建议使用静脉血,因为手指血容易污染。尽管如此,在一些特定的紧急情况下,如果静脉血无法获取,手指血也可以用来进行检测。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日期:
阅读:30
乙肝疫苗肌注后,大部分人会产生乙肝抗体,抗体值大于10为阳性。若抗体低于100,建议再次接种疫苗加强免疫;若大于100,则不再接种。部分人抗体可持续多年高水平,无需持续接种。
日期:
阅读:21
乙肝两对半检测显示2、4阳性,提示病人既往感染可能性大,肝功能通常正常,无需治疗。但隐匿性乙型肝炎则肝功能异常且找不到其它原因,乙肝病毒阳性。
日期:
阅读:32
病人需查看流行病学史、接触疫水情况及症状,通过肝功能及腹部彩超检查肝脾大小及寄生虫表现,判断是否感染肝血吸虫。通过粪便检查虫卵可辅助诊断。
日期:
阅读:45
一般分析病情恶化时,不仅仅关注乙肝五项。四、五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但因其恶化的临床情况较少。病情恶化可能与肝硬化、肿瘤或肝衰竭相关,病情程度与基础病有关,而非四、五阳性直接引起。
日期:
阅读:32
乙肝2、4阳性指的是乙肝五项中的表面抗体和e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既往感染,肝功能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但在隐匿型乙型肝炎情况下,病毒检测阳性时需重视,必须结合肝功能与超声结果,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28
肝血吸虫病的驱虫治疗效果不错,常用药物为吡喹酮,可以治愈急性期感染。但若病情发展至肝硬化,难以逆转,肝脏纤维化使恢复几乎不可能。
日期: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