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第二项阳性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主要由乙肝疫苗注射或感染后产生。表面抗体水平达到10mIU/ml以上可提供保护,若低于此值需重新注射疫苗或加强针。
日期:
阅读:38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2500水平在血液中并不危险,仅能反映肝组织中乙肝病毒的量。此水平适合采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若降至1500以下,可考虑联合干扰素以加速抗原下降。
日期:
阅读:30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0.01属于低水平,如果阴性则无乙肝病毒感染需注射疫苗;如果阳性且其他指标阴性,说明过去曾感染,肝功能和彩超正常,但仍需接种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抗体。
日期:
阅读:4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病毒衣壳外层成分,不直接代表病毒数量,检测HBVDNA才显示血液中病毒量。其高低能间接反映肝组织中病毒含量,指导抗病毒治疗,并随治疗下降而变化。
日期:
阅读:29
文章讨论了乙肝两对半检测中抗体的意义,特别强调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阳性结果代表免疫力,而其他抗体的阳性则意味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日期:
阅读:29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3.98阳性,表示体内可检测到该抗体。核心抗体阳性需结合乙肝五项其他指标判断,阳性可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若仅核心抗体阳性且其他四项阴性,说明曾感染过乙肝,接种疫苗后可产生表面抗体,防止再感染。
日期:
阅读:37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核衣壳的成分,能反映是否感染乙肝,但不代表传染性。慢乙肝患者表面抗原必为阳性,其水平可反映肝部病毒含量。治疗中,HBV-DNA降至1500以下时推荐使用干扰素,需专科医生指导。
日期:
阅读:27
乙肝两对半弱阳性可能意味着人体对乙肝病毒抵抗力较弱。表面抗体弱阳性提示需注射乙肝疫苗,以提高抗体水平,进而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侵犯。
日期:
阅读:29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小于1表示阴性,意味着未感染乙肝病毒,应注射乙肝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如果其他指标阳性需就诊于肝病科。
日期:
阅读:29
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是在乙肝5项中的第二项,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刺激免疫细胞生成。只有当表面抗体转为阳性后,才表示我们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能够避免感染。
日期:
阅读:45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正常情况下检测不到。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需要达到表面抗原转阴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治疗需长期进行,且应由肝病科医生指导,切勿自行使用药物。
日期:
阅读:23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小于0.05表明未感染乙肝病毒,需注射疫苗产生免疫力。对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表面抗原降至0.05以下,表明治疗有效,临床上称为慢乙肝的临床治愈。
日期:
阅读:36
儿童在出生后的新生儿期,需要在0、1、6个月时接种三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可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持续可达30年。尽管不建议复查表面抗体,若母亲为阴性,儿童一般会产生有效的抗体,如有顾虑可待孩子两三岁后再检查。
日期:
阅读:32
乙肝两对半的第一项阳性表明感染了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检测HBVDNA来判断病毒水平。HBVDNA高则传染性强,低则传染性弱。而第二项阳性指的是表面抗体,意味着体内有保护性抗体,无乙肝病毒,因此不会传染乙肝。
日期:
阅读:37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核衣壳的最表面的成分。阳性则显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单独说明其它情况,需要综合分析乙肝5项的其它指标,并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及肝脏影像,以评估肝组织的损伤程度。
日期:
阅读:26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在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通常在6个月时达到有效的表面抗体水平,且可持续30年以上。因此,正常儿童无需复查。而对于体质较弱或高危人群,需每3到5年检测表面抗体,若低于10mIU/ml则需加强注射。
日期:
阅读:38
乙肝两对半中1、5阳性表明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检查病毒的活跃程度,包括化验HBVDNA、肝功能和做肝胆脾彩超,以评估肝脏损伤的情况。
日期:
阅读:27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已感染乙肝病毒,但传染性需结合HBV-DNA检测来判断。阳性的HBV-DNA表示有传染性,而检测不到则传染性较弱。此外,还需检查肝功能和肝脏形态变化。
日期:
阅读:34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毒暴露后超过24小时再应用无效。若表面抗体水平超过10mIU/ml,则无需注射;若低于此水平或不清楚水平,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注射乙肝疫苗,以实现主动和被动免疫。
日期:
阅读:23
乙肝抗体30如果单位是毫国际单位每毫升,则有效,能够保护人体不被乙肝病毒感染。表面抗体水平达到10毫国际单位每毫升即有效,建议检查乙肝5项以确认抗体水平。
日期: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