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长期无症状,潜伏期约为1~6个月。若接触乙肝病人,建议及时检查。急性感染时,免疫功能强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尿黄等典型症状,并需就医。
日期:
阅读:43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大于1000是好的现象,表明保护性强。通常未接种疫苗者乙肝5项全阴性,医生建议接种疫苗以产生表面抗体。疫苗后要检测抗体滴度,如低于100则建议再接种。
日期:
阅读:33
乙肝二四阳性指的是乙肝五项中第二和第四项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急性期恢复。隐匿性乙肝症状少见,二四阳性且乙肝DNA阳性时需关注肝功和B超,以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43
乙肝携带者和病人根据年龄、家族史和肝功能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特别是30岁以上,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阳性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病人均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日期:
阅读:31
小三阳是乙肝的重要检查结果。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病毒状态而定。携带者若肝功能正常且病毒阴性,则需定期复查;如病毒阳性及有家族病史,或肝功能异常,均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也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日期:
阅读:39
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四到五种,其中恩替卡韦需在空腹或餐后两小时以上服用。其他药物在任何时间均可,但建议在睡前服用,以避免副作用。考虑到恩替卡韦需要空腹服用,建议晚上服用,以确保药物效果。
日期:
阅读:30
检查乙肝抗体不需要空腹,通常与乙肝5项一起检测。若同时检查生化项目,如肝功,则建议空腹。临床常同时进行多项血液检查,若只需查乙肝5项则不强制空腹,但其他生化检查最好空腹进行。
日期:
阅读:35
乙肝145阳性且肝功能正常,通常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治疗与否需依据其他检查,如年龄和纤维化程度。若纤维化程度高和DNA阳性,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有家族肝癌史的患者也应考虑治疗。
日期:
阅读:25
甲、乙、丙、戊4种肝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甲、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乙、丙肝通过血液传播。临床表现相似,但乙、丙肝容易发展为慢性,而甲、戊肝通常为急性。感染病原不同,导致病理变化也不一样。
日期:
阅读:17
表面抗体阳性常见于接种乙肝疫苗,而只有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可能表示既往感染。如果三个抗体均为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且已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不影响健康。
日期:
阅读:35
被乙肝患者针扎后需检查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体,如无抗体,需抽血查乙肝五项,并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按照零一六方案注射。同时在一个月后复查乙肝五项,了解自身乙肝状况。
日期:
阅读:24
正常的肝脏在超声检查中回声均匀,若回声增粗则提示肝脏均质性受到影响,可能与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等有关,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药物也可能导致肝损伤,表现为回声增粗。
日期:
阅读:28
消毒柜的消毒方式包括高温、紫外线和臭氧消毒。其中,只有高温消毒可能杀灭乙肝病毒,需达到100度并保持10分钟以上或65度以上保持10小时。此外,乙肝病毒耐受高温、低温、干燥和一般消毒剂。
日期:
阅读:34
每个新人需进行婚前体检,包括乙肝5项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携带乙肝病毒。若查出乙肝,需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或仅观察。婚前体检查乙肝非常必要,对个人及他人健康都有益。
日期:
阅读:42
戊型肝炎抗体igg阳性一般不传染,但具体情况需分析。igm抗体在1~3个月内阳性,三个月后消失;igg抗体一般在6个月后出现。急性期发病者即使igm阴性、igg阳性,仍具有传染性。
日期:
阅读:24
乙肝的25阳性提示既往感染,通常没大问题,但可能存在隐匿性乙型肝炎。若乙肝DNA阳性或肝损伤且找不到病因,建议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认乙肝病毒存在后进行常规治疗和定期复查。
日期:
阅读:26
乙肝245阳性提示既往感染,出现保护性表面抗体,通常不会轻易转阴。若表面抗体滴度低或转阴,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抗体水平。病人需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DNA及彩超,以防隐匿性乙肝对肝脏造成损害。
日期:
阅读:18
乙肝5项245阳性通常指代既往感染,长期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加重。然而,仍需复查以排除隐匿性乙肝的可能,建议做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及相关的彩超检查。同时,需了解家族是否有乙肝的病史。
日期:
阅读:29
乙肝并非每位患者都有症状,但如出现消化道症状,建议尽快检查肝功与乙肝5项以排除肝脏损伤。此外,若家人或朋友有乙肝且有过密切接触,建议也进行相关检测。
日期:
阅读:36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要求为016,即第二针应在一个月内接种。如果超过一个月,应尽早接种。疫苗接种时间对抗体产生至关重要,遵循疫苗规定可以确保效果。虽然如果延迟一两天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应尽量按时接种。
日期: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