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血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生活中使用污染物品、共用针头、输注被污染的血等都是感染的风险。
日期:
阅读:28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以控制病情。症状包括血清转氨酶和γ球蛋白升高,肝组织可表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
日期:
阅读:41
酒精性肝病是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表现初期为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可引发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治疗关键在于戒酒,早期可恢复,晚期则难以完全恢复。
日期:
阅读:30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在早期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或无明显不适。其主要原因包括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等。病变导致肝脏变形、变硬,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24
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进行血常规、生化学检查(肝肾功能等)、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及肝组织活检。该病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临床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及自身抗体阳性,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日期:
阅读:16
乙肝患者在长期使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需注意耐药监测,耐药可导致病毒活跃和肝炎复发。当前药物耐药率较低,如丙酚替诺福韦酯被认为是一线治疗药物。患者应注意饮食、休息,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日期:
阅读:32
目前尚无根除乙肝的特效药物,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较难治愈。通过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展,部分早期患者可逆转。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日常生活护理。
日期:
阅读:29
老年慢性乙肝病程较长,病情可能较重,症状明显,如乏力和消瘦。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适合老年人使用。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保持规律生活,避免损肝药物。
日期:
阅读:39
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肝损伤及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肝掌等。如果未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有效抑制病毒,改善肝脏炎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日期:
阅读:24
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依具体情况而定,若病毒阳性且转氨酶高,则需抗病毒治疗。病毒阴性且转氨酶正常则无需。治疗以核苷酸类似物为主,需长期服用,避免随意停药以防复发。
日期:
阅读:20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是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需长期服用,避免病毒反弹和肝炎复发。该药物耐药率低,是一线治疗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日期:
阅读:38
打乙肝疫苗时需注意在急性病期及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不可接种;肝功能异常者应先治疗;接种前应保持良好身体状态。乙肝疫苗分三次注射,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对慢性乙肝患者需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日期:
阅读:18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机体有保护性抗体,代表对乙肝的免疫力。常见情况包括: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既往感染后免疫反应、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后阴转。应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日期:
阅读:32
乙肝检查主要为乙肝五项,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若表面抗体阳性,则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和病毒DNA。异常情况下需抗病毒治疗,以防肝纤维化或肝癌。常用药物包括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
日期:
阅读:22
转氨酶异常可能提示肝脏损伤,慢性乙肝患者需抗病毒治疗。抗病毒人群包括HBV-DNA阳性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者。治疗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应注意作息规律和避免损肝药物。
日期:
阅读:27
肝硬化合并症晚期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下肢水肿,导致脚烂。如果伴有糖尿病,更易出现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和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32
肝脏多发钙化灶是超声诊断的术语,指肝脏上出现一种质地坚硬的组织。可能是胆管内结石或肝脏局部损伤后的疤痕,均为良性病变,无需处理或过多关注。
日期:
阅读:38
肝硬化的传染性取决于其病因,传染性如乙型、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可传染,而脂肪肝、酒精肝等非传染性肝病则无。肝硬化一旦形成难以逆转,需定期随访和及时治疗,以预防发展。
日期:
阅读:31
大三阳和小三阳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的不同组合。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传染性高;小三阳则反映病毒复制能力弱、传染性低。但特殊的小三阳可能存在高病毒量和强传染性。
日期:
阅读:37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所导致的损伤,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酒精性肝病则因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因此脂肪肝患者应禁止饮酒,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日期: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