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机体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乙肝病毒易导致慢性感染,因此没有乙肝抗体的儿童需接种乙肝疫苗。全程三针,接种后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表示接种成功,若阴性需补打加强针。
日期:
阅读:34
脂肪肝可能导致肝区的隐痛,因肝脏增大对肝被膜造成刺激。轻度患者多无症状,中重度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并可伴有右上腹疼痛。淋巴肝硬化可能合并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诊断一般通过超声、CT或磁共振进行。
日期:
阅读:19
小三阳患者应定期复查,出现异常需抗病毒治疗。饮食上要忌辛辣和烟酒,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起居上劳逸结合,严重时卧床休息,情感要乐观,同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
日期:
阅读:48
肝炎小三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具体情况。乙肝小三阳相对低传染性,但如肝功能异常或HPV-DNA阳性可进展为严重疾病,需要抗病毒治疗。若HPV-DNA阴性且肝功能正常,则可正常生活,无需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
日期:
阅读:32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传染性与病毒量相关。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传染给宝宝,建议乙肝患者接种疫苗并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同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传染风险。
日期:
阅读:41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功能异常,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可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出现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需积极抗病毒及保肝治疗,注意休息、戒酒、谨慎用药。
日期:
阅读:20
轻度脂肪肝需要通过生活干预来治疗,包括戒酒、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饮食应以高脂蛋白、高纤维素为主,限制热量和糖量,同时每周坚持运动5天,每天30-60分钟,以消除脂肪肝。
日期:
阅读:25
脂肪肝患者应注意饮食结构,提倡高纤维、高蛋白的饮食,适量食用鱼肉、瘦肉、牛奶及新鲜蔬菜。同时,应控制热量和糖量摄入,戒酒以防止肝细胞损伤。
日期:
阅读:22
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建议乙肝患者伴侣接种疫苗并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传播。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传染性并控制病情进展。
日期:
阅读:25
肝脏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无危险,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引起疼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破裂和失血性休克。需及时处理并注意生活习惯。
日期:
阅读:33
肝功能受损可引发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并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腹水和肝性脑病。其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其他类型的肝损伤,需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日期:
阅读:22
肝硬化腹水一般不能完全治愈,但经过恰当的治疗可以暂时缓解或消除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及肝病末期的共同表现,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补充蛋白可使腹水缓解,肝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日期:
阅读:27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可能意味着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缺乏免疫力,存在感染风险,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疫苗全程接种3针后应检测表面抗体,阳性说明接种成功,阴性需补打加强针。
日期:
阅读:23
肝功能正常的肝区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脂肪肝、肝癌、胆囊炎、胆石症及胃肠道疾病。尽管肝功能正常,这些情况仍然会导致肝区疼痛,患者应接受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日期:
阅读:22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经输血、血制品、破损皮肤和黏膜接触,以及母婴传播。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是主要感染方式。急性丙肝患者中约45%可自我清除病毒,但若持续6个月未清除则为慢性感染,慢性化率约55%~58%。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日期:
阅读:25
乙肝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如果乙肝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量低,日常接触如亲吻和同餐一般不会传播。但若携带者病毒量高,且有同桌者有口腔疾病,传播风险增高。建议密切接触者接种乙肝疫苗,并使用公筷以预防感染。
日期:
阅读:34
酒精肝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损伤,早期无明显症状。其类型包括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腹泻等,肝硬化可能导致腹水和消化道出血。伴随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的表现。
日期:
阅读:23
大多数重度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但部分由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可能无法完全痊愈。治疗方法包括生活干预(戒酒、饮食调整、运动)、药物干预(降脂药、护肝药)和手术治疗(肝移植、减肥手术)。
日期:
阅读:16
肝病的症状包括乏力、纳差、恶心和腹胀,慢性肝病可能伴随面色暗、蜘蛛痣等体征,且可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肝病有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日期:
阅读:15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通过高温烧灼肿瘤细胞,使其坏死。适用于小于三公分的肝癌,对于超过三公分的肿瘤,建议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
日期: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