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恶性疾病,能扩散并导致死亡,而后者是良性疾病,虽可引起并发症但可长期生存。肝硬化患者在医生帮助下能带病生存,肝癌患者则需及时治疗以避免短期内死亡。
日期:
阅读:40
乙肝五项全阴性对于健康的妈妈生出的新生儿是正常的,但对于成年人,如果乙肝五项全阴性,则需关注乙肝表面抗体的状况。若曾接种疫苗,表面抗体应为阳性,否则需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或加强针。
日期:
阅读:26
眼睛的黄斑与乙肝无关,而乙肝发作可能导致黄疸型肝炎引发眼睛发黄。黄斑是老年人色素沉积的结果,表现为不均匀的黄色,而黄疸型肝炎则使整个眼白均匀发黄。判断肝炎不能仅凭眼睛发黄,需综合其他症状。
日期:
阅读:36
戊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大多数人可以自愈,但在免疫力低下或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中,可能会出现慢性化情况。这些患者须定期检测戊型肝炎的病毒核酸和抗原,以评估是否存在慢性化的风险。
日期:
阅读:42
肝硬化患者可以食用海参等高蛋白食物,但需关注大便是否通畅,以避免未被吸收的蛋白质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大脑,导致肝性脑病。因此,保持每天至少一次大便至关重要。
日期:
阅读:35
肝硬化患者可以享用蜂蜜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但若是为了预防便秘或肝性脑病则不够有效,乳果糖是更好的选择。乳果糖通过降低氨的吸收,有助于预防肝性脑病和便秘。
日期:
阅读:30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通常具有传染性,因为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然而,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病毒量可能无法检测,即使表面抗原阳性也不具传染性。此外,乙肝病毒需要特定传播途径,如性接触或血液接触,才能传给他人。
日期:
阅读:40
乙肝检查的第二项指的是乙肝两对半的第二项,其阳性表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这是一个积极的结果。打乙肝疫苗能够产生这种抗体,从而帮助人体抵抗乙型肝炎病毒。若查到表面抗体阳性,意味着体内已具备抵御乙肝的免疫能力。
日期:
阅读:41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时期,主要包括肝腹水、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肝腹水表现为腹胀,肝性脑病可能导致昏迷,消化道出血可引发失血性休克。此阶段属于中末期肝病,应考虑肝移植的可能性。
日期:
阅读:21
在早期轻度的脂肪肝患者是不会有肝掌表现的,出现肝掌说明脂肪肝患者已有严重的肝脏病变。肝掌是因肝细胞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只有在严重肝功能异常时才会出现肝掌。
日期:
阅读:41
儿童期感染乙肝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5岁以前感染大部分会转为慢性,而5岁以上即使没有打过乙肝疫苗,大多数人会自动清除病毒。儿童期感染包括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通过不洁方式感染的乙肝。
日期:
阅读:36
丙酚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丙酚替诺福韦在长期治疗中耐药率低且对骨肾安全性高。治疗目标是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损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日期:
阅读:47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是一种新疗法,适用于成人及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药物由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药物性价比高。相较于传统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在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上表现更优,且所需剂量更小,副作用较少。
日期:
阅读:43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患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管理也很重要。
日期:
阅读:49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播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与病情发展有关。应定期检查,若病毒量高且肝功能受损需抗病毒治疗。主要药物为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后者副作用低。患者还需注意饮食与生活规律,保持健康心态。
日期:
阅读:37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是适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服用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推荐剂量随餐服用,并在每日统一时间服用。如漏服药物,需在18小时内补服,并注意呕吐后的处理。
日期:
阅读:32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用于评估体内病毒含量,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阳性结果可能需治疗,医生会结合肝功能和其他因素决定方案。主要药物分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后者副作用较少。需谨慎用药,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日期:
阅读:54
肝病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针对乙肝,包括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和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相比干扰素副作用较小,适合广泛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是近年来批准的新药,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及较低的耐药性,适合成人和青少年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日期:
阅读:32
替诺福韦可治疗乙肝大三阳,达到临床痊愈,但具体时间因患者情况而异。大三阳患者需控制病毒复制,医生评估后启动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的磷酰胺酯前药科菲克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在肾脏和骨骼安全性方面较高,适合长期使用。
日期:
阅读:37
转氨酶升高且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可诊断为肝炎。控制转氨酶水平,需排除其他疾病因素。肝炎会损害肝功能,可能导致肝硬化及肝癌。适当药物治疗及良好生活习惯对患者非常重要。
日期: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