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分为有明显诱因和没有明确诱因两类。前者包括寒冷性、日光性及胆碱能性荨麻疹等,后者称为特发性荨麻疹,其原因难以查找。可能涉及的因素有发作时间、环境,以及自身免疫异常等。
日期:
阅读:41
痤疮是痘痘的俗称,指的是炎症明显的痘痘如红丘疹或囊肿。治疗建议使用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和维甲酸类药物。同时可以进行物理治疗,使用红蓝光,外用药物如过氧苯甲酰凝胶。
日期:
阅读:32
化妆品诱发荨麻疹的几率较低,主要引发的是接触性皮炎,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斑和瘙痒。荨麻疹一般由吸入性或食物性过敏原引起,虽然某些成分如香料可能导致过敏,但发生的几率仍然较低。
日期:
阅读:30
痤疮是医学名词,而痘痘是俗称,二者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疾病。痘痘更多指炎症性痤疮,如红色丘疹、结节或囊肿,且不同称谓可能反映其严重程度及皮损形态。两者只是称谓不同。
日期:
阅读:38
金属过敏性皮炎是对金属接触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常见于合金中硫酸镍过敏,如皮带扣和表链。皮炎局限于接触部位,夏季更易加重。某些植入体也可能引起金属皮炎,处理难度较大。
日期:
阅读:37
荨麻疹的特点包括皮损为风团或红斑,抓挠后可能鼓起,且在24小时内可完全消退,不留痕迹。患者可根据这些特点自我诊断。
日期:
阅读:38
过敏性皮炎可以根治,但如果找不到过敏源或免疫状态差,治疗会困难。局限性过敏如染发剂或金属接触可以通过避免接触实现根治,但泛发性皮炎如湿疹,因难以找到或避免过敏原而容易复发,治疗较为复杂。
日期:
阅读:46
慢性荨麻疹的起因有多种,分为有明确诱因和特发性两个类别。一些常见诱因包括对冷空气、日光和水的过敏,而另一些则难以查找,如食物和吸入物。通过生活笔记和过敏原检查可以帮助寻找原因。
日期:
阅读:39
过敏性皮炎患者可以洗澡,但洗澡频率需依据具体情况调整。水温应保持在40度以下,以防刺激与损害皮肤屏障。在急性期,定期清洗可防止细菌定殖,加重过敏症状。同时要注意使用润肤霜修复皮肤屏障。
日期:
阅读:41
面部皮炎可能是过敏或敏感。过敏通常是接触某物引起的反应,而敏感是皮肤屏障功能差导致的对刺激的过度反应。比如,滴醋会让有敏感的人感到红、刺或痒,这不是过敏,而是对刺激的耐受性差。
日期:
阅读:30
脸部过敏性皮炎的处理可根据轻重程度选用药物和护理。轻度可用润肤霜,自行恢复;重度需要用非激素药膏或抗组胺药;如急性肿胀,需短期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增强皮肤屏障有助于减少复发。
日期:
阅读:41
面部皮炎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轻重,首先需寻求诱因的去除和加强护理。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肤质和环境刺激。处理方式可选择润肤霜、非激素药膏、激素药膏或口服药物,同时要减少风吹日晒和刺激食物的摄入。
日期:
阅读:36
湿疹消退后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或减退,原因与药物和炎症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积极治疗,通常可在3~6个月内自我消退。若情况严重,可通过光电治疗如强脉冲激光、果酸换肤等改善。
日期:
阅读:31
汗疱疹和手足癣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前者与变态反应和个人体质有关,表现为指腹部小水疱和脱皮,容易季节性发作;后者是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手缝和脚缝,通常从单侧开始。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传播方式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日期:
阅读:44
面部过敏性皮炎治疗可根据皮损轻重选择相应方法。轻度可用润肤霜和冷敷;重度可选用非激素药膏或激素药膏;更重情况需口服抗过敏药,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也可湿敷处理糜烂渗出,待愈合后再使用外用药膏。
日期:
阅读:30
手足癣治疗后复发几率高,主要因治疗不彻底。应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疗程至少4-6周。真菌感染可能在看似正常的皮肤处,因此需广泛涂抹。同时,需避免重新接触真菌以防复发。
日期:
阅读:43
手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真菌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脚部尤其容易感染,导致手足癣的发生率高。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可以降低传染风险。
日期:
阅读:37
湿疹患者需寻找诱发因素并改善自身免疫状态,以减少复发和病情加重。湿疹属于过敏性疾病,与外界过敏原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建议通过生活笔记记录诱因,并进行过敏原检查,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调节身体免疫状态。
日期:
阅读:31
湿疹的确诊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病史,包括不同阶段的皮肤症状变化。鉴别诊断时可使用皮肤镜、皮肤CT和皮肤病理检查,尤其用于区分湿疹与其他皮肤病。
日期:
阅读:37
玫瑰痤疮的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祛炎治疗,对于红斑可使用黄光促进炎症吸收,而重度炎症可选择红蓝光以抗炎和杀菌。当出现增生和瘢痕时,激光治疗也是一个选项。治疗措施需依据皮损时期和形态进行调整。
日期: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