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到骨头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肾癌和肝癌。针对脊柱骨转移,需进行原发癌的化疗和放疗,一旦出现骨折导致瘫痪,需紧急手术解除压迫。四肢的病理骨折则需手术固定,使用热消融和化疗药物处理转移灶,最后通过金属内固定恢复骨的完整性。
日期:
阅读:36
体检发现间质瘤的数量增多,其中两厘米以内称为小间质瘤,一厘米以内称为微小间质瘤。如超声内镜确认其形态稳定,特别是胃部的小间质瘤可进行观察,但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胃镜或超声内镜复查。
日期:
阅读:52
胃潴留和胃癌是两个不同的病。胃潴留可能由胃动力不佳或胃的出口(幽门)梗阻引起。胃癌通常发生在幽门部位置,可能导致胃潴留,但并非所有胃潴留患者都患有胃癌。胃癌的类型和位置会影响胃潴留的可能性。
日期:
阅读:27
胃癌手术的风险一般在1‰以下,真正的危险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年龄和伴随疾病,如高血压、脑血栓等,而并非手术本身。50岁与80岁患者的手术风险显著不同,老年患者因心肺肾功能下降,面临更大风险。
日期:
阅读:40
肠胃间质瘤的诊断主要依赖胃镜、超声内镜和CT。当肿瘤较小,胃镜可发现黏膜下的微小凸起。较大的肿瘤则可能突破黏膜呈现火山口状,与胃癌有明显区别。CT用于观察肿瘤的生长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日期:
阅读:33
胃肠间质瘤被医学认定为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如在小于一厘米时即可转移,切除后可能复发。这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显示出其恶性表现和潜能,因此被认定为恶性。
日期:
阅读:28
怀疑结直肠癌时,首先应进行肠镜检查以观察肿瘤或息肉的存在。超过50岁或60岁的人每年应常规体检及CT检查,以评估肠壁及其他脏器的状态。辅助检查可包括贫血检测和肿瘤标志物分析,关键检查为结肠镜与CT。
日期:
阅读:42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式包括切除和靶向治疗。最早采用开腹或开胸手术,而今则越来越多地应用微创技术。选择治疗手段时,需要考虑完整切除肿瘤、保护器官功能及经济性等原则。
日期:
阅读:33
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化疗和手术,可能会导致内脏损伤和其他副作用。但许多治愈后的患者在经过5年后仍可以生育,且下一代没有发现畸形或恶性肿瘤。得了软组织恶性肿瘤是可以正常结婚和成家的。
日期:
阅读:41
胃肠间质瘤医学上被认定为恶性,但与一般癌症有所区别。它生长较慢,转移速度较慢,而体积超过一定程度后生长加速。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细胞特征进行危险度分级,将其分为极低度、低度、中度和高度危险,低度以下可视为良性。
日期:
阅读:32
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靶向药物有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其中伊马替尼也称格列卫,有国产版本,其结构相似但化学构象略有不同。关于印度生产的药物,如果未经中国药监部门批准,则认为是假的。
日期:
阅读:30
对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尚无确定模式,传统手术要求整块切除肿瘤,但容易对患者功能造成伤害。作者建议在切除后进行新辅助化疗,以清晰肿瘤边界、减少血液供应,从而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日期:
阅读:34
自1994年起,我国开展皮下埋植式导向化疗,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送至肿瘤供血动脉,显著提升药物浓度与疗效。药物温度提高至40度,增强其渗透能力,从而有效损伤肿瘤细胞的蛋白合成。
日期:
阅读:49
肝癌是一种发展较快的肿瘤,早期发现对患者至关重要。若不及时治疗,肝癌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无法治疗的阶段。即使接受局部根治性治疗,患者也需每三个月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
日期:
阅读:26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骨头和软组织。它的五年生存率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但通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至70-80%,并提高保肢率。
日期:
阅读:40
胃肠间质瘤的发病机制涉及C-kit基因和血小板原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方式多样,突变的点也各不相同,最终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
日期:
阅读:30
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内因如遗传因素占10%-15%,而外因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习惯不健康,如食用烧烤及腌制食品,以及吸烟等,均增加胃癌风险。此外,某些血型与胃癌的发病可能也有关联。
日期:
阅读:31
胃癌的早期症状与许多消化道疾病相似,尤其是胃炎,常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及食欲下降,甚至出现不规则的疼痛。这些交叉症状使得早期发现胃癌变得十分困难。
日期:
阅读:28
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复查,重要如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癌风险。肝功能持续正常且病毒阴性的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几率远低于未治疗者。即使病情稳定,至少每半年需检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和B超,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并获得治疗机会。
日期:
阅读:40
查胃癌有多种方式,其中胃镜是检查早期胃癌几乎唯一的方法。虽然消化道造影和CT也能检查胃癌,但相比之下,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腔内的病变,甚至可进行活检,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
日期: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