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伴随脱发、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医生关注内脏和骨髓抑制,患者则关心脱发,与化疗药物种类有关。紫杉醇等药物导致脱发,而其他药物一般不致脱发。
日期:
阅读:37
肿瘤化疗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反而在肿瘤缩小后可能减轻疼痛。化疗的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乏力、腹胀、掉头发、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日期:
阅读:47
肿瘤的病理分析包括良恶性、分化程度和细胞来源,随着精准治疗的推进,还需检测基因突变及PD-1的表达。分化程度分为低、中、高和未分化,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高分化的肿瘤接近正常细胞,恶性程度较低,但中分化肿瘤通常需要化疗。
日期:
阅读:34
化疗后肿瘤的评估主要通过肿瘤缩小的比率来判断效果。肿瘤缩小20%以上为有效,稳定则无大小变化。若肿瘤增大则为进展。中西医结合强调通过调理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日期:
阅读:24
化疗后肿瘤标志物一般下降,但对于化疗失败的患者,若标志物不降或肿瘤不缩小,应评估选药和体质是否匹配。同时需注意肿瘤周围气血畅通情况,必要时可通过中医方法改善,以提高治疗效果。
日期:
阅读:44
肿瘤化疗一般分为术后化疗和晚期病人的化疗。术后化疗复发率较低,而晚期病人即使化疗肿瘤缩小,复发情况不定。中医调理可能有助于延长复发时间。
日期:
阅读:34
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化疗是通过注入化学药物来抑制肿瘤复制,此外,还有通过与病人交流消除恐惧的心理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在医院中是并重的。
日期:
阅读:31
肿瘤化疗后发烧可能是由于肿瘤坏死后的吸收热,通常表现为午后低烧,不超过38度5。如果肿瘤标志物下降,影像学显示肿瘤缩小,说明病情好转。可通过温水、解热镇痛片、小柴胡汤或刮痧、针刺等方式治疗。
日期:
阅读:29
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不同,肺腺癌、肠癌、胃癌和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而肉瘤和肺鳞癌则不太敏感。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肿瘤复制发挥作用,中医认为与寒热及痰湿关系密切。
日期:
阅读:32
肿瘤标志物只是参考,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可能标志物正常,而健康人标志物可高于正常值。判断需结合病理和分期,不能单凭标志物决定化疗。标志物的高低与体质也有关。
日期:
阅读:42
化疗后肿瘤大小可能变化,肿瘤变大不一定意味着化疗无效,有时可能是坏死后的肿胀。若确实进展,需辨别原因,可能是药物选择不当或未达肿瘤内部。可考虑中医方法疏通经络,以改善效果。
日期:
阅读:39
医院多接收无法手术的肿瘤患者,通常为三期或术后复发。化疗后再治疗难度大,但局部手法松解和导管插入动脉化疗可有效。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90%的病人肿瘤会缩小,达到CR情况。
日期:
阅读:38
肿瘤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心情,鼓励乐观情绪,消除对化疗的恐惧。通过告知患者化疗可能带来的不适,并展示其他病友的经历,可以缓解恐惧。同时,在化疗前进行针刺治疗以抑制呕吐和增强胃肠排空是十分有效的。
日期:
阅读:30
肿瘤扩散指远处转移,通常是四期患者,不适合外科手术,而需选择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需关注缓解症状及消瘤,配合中医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日期:
阅读:39
胸部CT报告中提到的胸膜下结节和胸膜牵拉,通常是由炎症引起,并非肺癌的典型表现。只有在明确存在肺癌并伴随胸膜牵拉时,才可能表示胸膜受侵或癌组织侵犯。分析胸膜牵拉的原因至关重要。
日期:
阅读:31
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戒烟、避免辣、煎炸、凉甜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肺的健康,尤其是不同肺部病变的情况需要注意心情的调节。
日期:
阅读:25
在肺癌患者中,胸痛可能由胸膜受侵引起,或因肋骨转移导致。西医常用止疼药处理疼痛,中医则采用活血化瘀和针灸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日期:
阅读:39
肺癌患者本身的肿瘤不具传染性,但由于免疫力低下,可能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如感染肺结核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存在一定传染性。
日期:
阅读:36
四期肺癌患者因转移不能手术,主要依赖化疗。化疗有效但可能出现耐药,心脏病患者或年老体弱者无法进行化疗时,可考虑与中医治疗结合,以最大方式受益。
日期:
阅读:47
早期肺癌(如二期以下)一般术后或局部消融后不需要化疗,但如病理显示有高危因素(如KI-67高表达或腺鳞癌),则需要化疗。一些患者可能因术前判断不仔细,实则为三期肺癌,需化疗。因此,应仔细整清资料并找专家评估。
日期: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