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同时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以应对复发或转移的病例。激素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阴道复发率并可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此外,中医辨证治疗能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并需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日期:
阅读:45
本文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包括B超、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的作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效诊断病情、止血、评估治疗效果。
日期:
阅读:38
子宫内膜癌患者应遵循良好的饮食原则,以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适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免疫力。同时,患者应进行适度锻炼,注意休息与保暖,积极治疗合并的慢性疾病,并加强心理健康护理。
日期:
阅读:30
淋巴结是正常的淋巴组织,负责清除细菌和异物,而淋巴瘤则是一种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淋巴结肿大和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和乏力。正常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疼痛明确,经过治疗可好转。淋巴瘤则表面不均匀、坚硬,活动性下降,症状复杂。
日期:
阅读:43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多见于治疗后的三年内,而远处转移则指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局部复发的治疗可以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具体方式依据复发部位而定,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期:
阅读:31
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常通过妇科体检发现。常见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排液及腹痛。出血可伴有血块和痛经,分泌物可能呈白色或带血,并可能伴有异味。绝经后女性要注意宫腔分泌物增多及相关症状。
日期:
阅读:24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在发病部位、原因、症状和检查方式上有所不同。宫颈癌多因HPV感染引起,症状包括接触性出血;而子宫内膜癌原因不明且症状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和分泌物。检查方法上,宫颈癌使用宫颈刮片,而子宫内膜癌一般采用分段诊刮和宫腔镜。
日期:
阅读:39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无症状,肿瘤进展后可表现为阴道不规律出血和局部疼痛。根据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可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
日期:
阅读:22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和消瘦。患者可出现非特异性的皮肤损害,局部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活动度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压迫症状,如咳嗽和气短。
日期:
阅读:39
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相关。乳腺癌复发受患者体质和癌症分期影响,重视定期复查可监测病情变化。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高,复发后需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日期:
阅读:37
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复杂,既与遗传也与外界和内在因素有关。乳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易感性高的主要是一级亲属。虽然乳腺癌有遗传倾向,但并非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应引起高度重视。
日期:
阅读:39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其恶变几率极低,但需要定期复查,以防病情改变。若肿物周围出现不明肿块或增长较快且伴随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体检与治疗。
日期:
阅读:36
早期乳腺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治愈率相对较高。一般认为肿瘤直径小于两个厘米,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且无远处转移。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其定义扩大至肿瘤直径小于三厘米,腋窝无或微小转移。多数患者肿块无痛,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日期:
阅读:33
哺乳期患者乳房出现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可能是乳汁淤积或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癌几率低,但发现新肿块伴随红肿痛、发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鉴别以确认病因并进行准确治疗。
日期:
阅读:54
肿瘤转移的情况因人而异,发现肺部肿瘤后,需全面检查其他脏器,包括骨骼、盆腔及脑部核磁,尤其对三期及四期肿瘤患者更需重视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日期:
阅读:23
肺部占位种类多样,包括结核球、炎症后的包裹性积液及肿瘤。发现肺占位后需结合病史,取样化验,通过病理检查确定占位组织的性质。
日期:
阅读:41
肺癌晚期患者出现气喘,主要由于气道受压,仅用平喘药效果有限。可通过气道支架和中医刺血拔罐减压,改善肺功能和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日期:
阅读:51
肺脏胰腺转移在临床上较少见,肺癌更常转移至骨骼、脑组织、肝脏和肾上腺。胰腺通常是原发病灶,但部分肺癌患者可因脾胃不和导致转移,治疗时需结合健脾利湿。
日期:
阅读:38
胸膜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良性病变,一般伴随胸水,通常可自行吸收。虽然胸膜炎不会直接导致肺癌,但它可能间接影响肺的功能,导致肺部不畅,从而增加肺癌的发生概率。
日期:
阅读:24
肿瘤手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是否化疗。早期肿瘤若无高危因素可不化疗;若切缘不干净或有神经侵犯、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则需化疗。术后一个月是最佳化疗时机,恢复快者可提前两周;年老体弱者可通过中医调理后再化疗。
日期: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