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性疼痛治疗属于慢性病程,早期药物有效控制,但长期后可能对药物耐受困难。可以通过针对病变神经的电刺激,无药物副作用的微创操作,以及配合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医患双方需共同努力,以达到良好疗效。
日期:
阅读:38
随着人口老龄化,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大约一半的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患者不应忍受疼痛,良好的疼痛控制对肿瘤治疗有利。阿片药用于缓解疼痛,与毒品无关,不会成瘾,患者可放心使用。
日期:
阅读:38
癌性疼痛的诊疗必须根据肿瘤的发展动态调整,疼痛症状随着肿瘤的严重程度变化而复杂。早期使用抗炎镇痛药,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需要加用神经痛和内脏痛药物。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和胃肠道功能,避免药物对抗肿瘤的负面影响。
日期:
阅读:40
对于罹患肿瘤且长期稳定的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治疗尤为重要。需考虑药物对胃肠及肝肾的负担,单纯针对病变神经的治疗如局部神经阻滞和电刺激可有效缓解疼痛,且不影响机体整体功能。
日期:
阅读:25
癌性疼痛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有肿瘤病史,并且疼痛与肿瘤相关。其特征主要是以夜间静息痛为主,疼痛程度与病情发展正相关,且伴有身体消耗如明显减重。同时,癌性疼痛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出现复杂化,表现出动态变化。
日期:
阅读:49
三叉神经痛的常用药物为卡马西平,但对顽固性病例效果有限。可配合清热泻火中药,或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和电刺激疗法。在治疗前需明确诊断,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病因,以便进行有效治疗。
日期:
阅读:33
文章讨论了会阴区疼痛的诊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检查、脊髓电刺激等。强调了神经功能的评估和相应的治疗手段,对慢性疼痛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日期:
阅读:38
中枢神经痛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疼痛疾病,通常由中枢系统疾病引发。常规消炎镇痛药无效,需长时间服用神经痛药物并配合康复治疗。新型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控制疼痛并促进康复,疼痛通常与神经损伤部位相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日期:
阅读:41
慢性疼痛与情绪密切相关,疼痛可导致焦虑与抑郁,超过三个月的患者中约40%的情绪症状。情绪问题又会加重疼痛体验,因此在治疗中使用镇静、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疼痛和情绪。
日期:
阅读:40
三叉神经负责面部皮肤的神经,三叉神经痛表现为短暂的疼痛,通常不超过两分钟,常有诱发因素,如触碰特定部位引发疼痛。睡眠时不易发作,口服卡马西平有效。诊断需专科医生评估,排除其他病因。
日期:
阅读:27
内脏痛具有定位不准确、性质模糊的特点,如胃肠道痉挛和心绞痛等。与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不同,内脏痛往往难以准确描述,其疼痛疼痛特征常模糊,并且疼痛感较强。及时就医进行疾病鉴别和合理用药非常重要,以便从根本上治疗和缓解疼痛。
日期:
阅读:46
本文介绍了疼痛的分类方法,包括按时间和性质分类。急性疼痛多于1个月被认定为慢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别由炎症和神经损伤引起。不同类型的疼痛需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急性疼痛用非甾体药,慢性疼痛用离子通道药等。
日期:
阅读:29
癌性疼痛的药物镇痛原则包括关注患者的病理及身心状态,采用无创的口服药物,按时用药以保持血药浓度,并减少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同时实行个体化用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治疗信心。
日期:
阅读:22
慢性疼痛患者常伴随情绪症状,情绪如生气、焦虑、压力时疼痛加重。此类疼痛白天更为严重,但通常不影响睡眠。了解情绪对疼痛的影响至关重要,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日期:
阅读:15
会阴区疼痛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涉及隐私部位,常常难以言说。疼痛的原因包括慢性炎症、外伤、性观念问题、心理因素和肿瘤等。专家强调应及时关注这一症状,以避免影响生活质量。
日期:
阅读:37
癌性疼痛的药物镇痛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状态调整治疗,关注身心状态,采用无创的口服用药,按时给药以维持血药浓度,并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强调个体化用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日期:
阅读:28
内脏痛的治疗与普通疾病治疗不同,常规止疼药效果不佳,解痉药和镇静药更敏感。慢性内脏痛常伴随生物节律,脊髓电刺激能够调控内脏痛症状,减少胃肠道负担,提高治疗效果,保留内脏功能。虽然是较新方法,但效果显著。
日期:
阅读:28
三叉神经是主要负责面部感觉的神经,其第二支和第三支分别支配上颌区和下颌区。牙痛通常源于牙齿本身的疾病,而三叉神经痛则是神经本身的问题。治疗牙齿疾病后,牙痛会消失,但三叉神经痛即使牙齿健康,处理后疼痛依旧存在。
日期:
阅读:46
肿瘤相关疼痛是癌性疼痛,其治疗方法因患者情况而异。当患者能口服时可通过口服药物,而在无法进食且皮肤吸收困难时可选择静脉给药,必要时甚至可进行神经毁损以控制疼痛。控制疼痛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期:
阅读:43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最简单的是口服药物,然而若患者有胃肠道及肝肾问题或副作用难以耐受,还可以采用局部神经阻滞、神经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等方法来控制疼痛。这个疗程较长,需要医患配合。
日期: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