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使得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变得更加复杂。PETCT虽为先进的诊断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鉴别效果有限。临床上,常出现误诊为肺癌的情况,其实可能是肺结核。因此,术前对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检测方法。
日期:
阅读:25
发现肺结节后,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就诊,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CT特征如大小、密度及形态等要综合考虑,绝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需怀疑恶性并考虑手术。选择专业医院可获得最佳治疗。
日期:
阅读:30
晚期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严重的咳嗽、咳痰带血、胸疼、胸闷、声音嘶哑和高烧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癌症的进展有关,并不一定是典型肺癌的表现。此外,晚期肺癌还可能转移至其他部位,导致全身疼痛等症状。
日期:
阅读:28
肺结核和肺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而肺癌是肺部细胞突变形成的肿瘤。虽然两者在症状上相似,但肺结核患者常会有发热症状,而肺癌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
日期:
阅读:42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限酒,避免霉变和腌制食物,少吃油炸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从而降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日期:
阅读:29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病人的临床病理分期和身体条件决定,手术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实现完全治愈。
日期:
阅读:35
通过胸部CT筛查早期发现肺癌可显著提高五年生存率,接近百分之百。而临床症状就诊的患者大多为晚期肺癌,生存率低于20%。希望公众重视年度健康体检,及早筛查,防止病程恶化。
日期:
阅读:26
PET-CT不适合查小于8毫米的结节,特别是纯毛玻璃影像。其主要用于检测糖代谢旺盛的细胞,癌细胞的量小或影像淡则无法有效检测。有效的检查需影像大于1公分,并且为实性影像。
日期:
阅读:24
肺毛玻璃样病变是一种CT影像学表现,指肺部小结节,密度不均匀,看起来像雾中的影像。这类结节可能是恶性,需要临床或外科干预。如果结节超过8毫米或有实性成分,或在随访中逐渐增大,则有外科干预指征。
日期:
阅读:34
肺癌根据发生部位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按病理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及支气管类癌。
日期:
阅读:39
目前尚未发现肺癌像肺结核那样具有传染性。尽管存在家族性和遗传性特征,但缺乏传染给亲友的证据。因此,基于现有科学证据,肺癌是不传染的。
日期:
阅读:34
生物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尤其是pd1和pdl1类药物已显示出确切疗效。尽管生物治疗的方法尚未有明确效果,但pd1药物已于6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市,后续治疗值得关注。
日期:
阅读:29
胸膜下小结节的原因多样,通常与炎症相关的结节为良性,紧贴胸膜的小结节多为良性。恶性肺小结节较少,通常位于肺实质内,且与胸膜的关系不如良性结节紧密。
日期:
阅读:40
食管癌术后转移的症状包括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的呛咳、声音嘶哑和疼痛,以及血行转移至脑、骨、肝等器官引发的恶心、头痛、黄疸等表现。此外,侵透邻近支气管可导致食管气管瘘,进食时可引起呛咳及肺炎。
日期:
阅读:38
肺癌的发生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如个人生活习惯和遗传特征更为重要。吸烟是主要风险因素,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生率比不吸烟人群高约20倍。虽然个别病例中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但整体来看,吸烟与肺癌有明确关联。
日期:
阅读:22
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应从怀孕开始,包括产前筛查、了解家族病史、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环境。建议孕妇进行必要的病毒筛查和心脏超声检查, 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日期:
阅读:32
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9%。这意味着在100个患者中,仅有一个人可能因肺癌复发或转移而死亡,其余99人可以长期存活,不会受到肺癌的生命威胁。
日期:
阅读:30
传统胸腔镜手术需要25到30公分的切口,而如今的微创手术通过1到3个最短3公分的切口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疼痛轻、恢复快且美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实现相同的肿瘤治疗效果。
日期:
阅读:32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吞咽不适,患者常感到异物感或卡住状况,通常是肿瘤导致的狭窄或溃疡。早期发现食管癌有难度,建议高发区开展拉网检测和定期胃镜检查,以排查潜在隐患。
日期:
阅读:35
肺癌患者通常伴有高龄及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术前需停用抗凝药和降压药,术后仍需注意呼吸道并发症,强调早期咳嗽和下床活动。常见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及支气管胸膜瘘,需要积极处理。
日期: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