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性传播也是一种可能的传播方式,但日常生活中只要避免接触含病毒的血液和体液,风险较低。采取安全性行为和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是防止乙型肝炎传播的有效方法。
日期:
阅读:9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综合性抗体,可以中和病毒,保护人体。检测结果表明强阳性表示抗体量大,保护能力强;弱阳性则建议补打疫苗以增强抗体。接种疫苗有助于产生足够的抗体,防止病毒感染。
日期:
阅读: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通过检测乙肝五项可以判断大三阳和小三阳。E抗原阳性的被称为大三阳,E抗体阳性的被称为小三阳。虽然E抗原转阴能改善患者预后,但彻底清除病毒较为困难。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稳定,维持正常生活。
日期:
阅读:7
目前的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的,安全且有效。接种前需检测乙肝五项,判断是否感染病毒。若未感染且抗体不足,需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分三针,一月后第二针,半年后第三针,共用半年时间确保产生足够的抗体。
日期:
阅读: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复制,产生多种抗原,如表面抗原,这是病毒的外皮。检测到阴性示没有感染,但不是绝对,可能因变异导致未能检测;阳性则提示感染。
日期:
阅读:7
抗体是对病毒和病原体产生的抵抗蛋白。抗体阳性表明曾感染该病原体,但不代表目前仍有感染。只有抗原阳性才能确认体内当前存在病毒。因此,抗体阳性不一定意味着目前感染。
日期:
阅读:15
乙肝是可以治愈的,部分人可以自愈或通过治疗清除病毒。大多数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下可以控制病毒,预防肝损伤。未来有潜力的新药物研发有望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日期:
阅读:6
艾滋病是HIV感染晚期的表现,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进入艾滋病期后,患者会严重免疫缺陷,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食欲差和腹泻等症状。这些是艾滋病早期的主要表现,随之而来的是多种病原感染。
日期:
阅读:9
艾滋病的症状分为急性期症状、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表现。急性期症状通常在病毒进入体内的两周到一个月内出现,如发热、头痛等;接下来是无症状期,可能持续两到八年,期间CD4细胞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艾滋病期,表现为消瘦、腹泻和严重免疫缺陷。
日期:
阅读:5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进入体内到出现症状的时间。艾滋病病毒潜伏期约为两周,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有时提到的两到八年是无症状期的概念。
日期:
阅读:16
窗口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到可检测出HIV的时间段。国际上四代抗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14到21天,而三代单纯抗体检测为6到8周。急性期症状通常在两周至一个月内出现,可能包括发热、头痛等。
日期:
阅读:5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接触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导致感染。此外,性传播也是主要途径,尤其在无保护性行为的情况下。如果母亲感染HIV,病毒也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给子女。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
日期:
阅读:10
艾滋病感染让人恐惧,感染HIV后无症状期可达两到十年,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可能长时间无症状,称为长生存者。一旦进入艾滋病期,若不治疗,通常一年到一年半内会死亡。
日期:
阅读:9
目前通过骨髓移植治愈HIV的病例极为罕见,主流治疗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将病毒控制到检测不到的水平。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正常生活工作,尽管存在副作用,但在医生的监测下可得到控制。患者只需遵循医生建议即可实现预期寿命。
日期:
阅读:4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确诊后致死率为百分之百。早期可能出现麻木或蚁走感,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表现为恐惧、怕风、恐水等症状。晚期则出现昏迷与呼吸循环衰竭,最终致死。
日期:
阅读:8
艾滋病试纸用于检测体内的艾滋病毒抗原抗体,能让病人自行进行检测,早期发现是否感染并接受治疗。试纸有采血和唾液检测两种类型,正规试纸的检测准确率较高。
日期:
阅读:15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三个月,但有报道称可能更长。这些较长的潜伏期难以评估,可能与近期接触狂犬病病毒有关。公认的潜伏期仍在一年以内。
日期:
阅读:8
丙肝和乙肝都是造成肝脏慢性损伤的疾病,丙肝的慢性化率(70%-80%)高于乙肝(50%-70%),因此肝硬化风险更高。丙肝缺乏常规筛查,易被忽视,而乙肝重视程度较高,能较早检测和治疗,从而避免不良预后。
日期:
阅读:10
丙肝因病毒变异情况较为严重,目前无疫苗可供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进行密切监测和早期筛查,以便尽早发现感染并进行治疗,这是预防和治疗丙肝的有效手段。
日期:
阅读:3
早期丙肝治疗主要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近年来小分子化合物逐渐普及。小分子化合物口服、不良反应小、疗程缩短至三个月,效果超过90%。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药物疗程长(48周),有效率约为60%,逐渐被淘汰。
日期: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