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的并发症与受累血管有关,包括肾动脉引起的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视网膜动脉导致的眼底损害,肺动脉影响导致的咯血和呼吸困难,心脏受累可引发冠心病及心绞痛,腹部动脉受累可能引起肠缺血或坏死。
日期:
阅读:11
红斑狼疮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型红斑狼疮仅影响皮肤,病情相对较轻。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涉及多个脏器,如关节、肺、肾等,导致关节疼痛、肺部损伤及肾炎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
日期:
阅读:18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与性激素、环境因素及微生物感染有关。育龄期女性是主要患者群体,雌激素可能促进发病。紫外线照射和病原体感染,特别是某些病毒,也可能引发病情活动,显示出其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日期:
阅读:2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饮食上没有绝对禁忌,但需根据病情阶段有所注意。有肾脏病变的患者应增加白蛋白摄入,而以皮肤病变为主的患者应避免发物。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要增加钙质摄入。
日期:
阅读:7
化疗是常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使用化学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肿瘤,其治疗中不采用化疗,但使用一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这类药物的用量较小,多属于免疫抑制治疗。
日期:
阅读:21
汗蒸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没有直接相关性。对于关节病变患者,汗蒸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若患者有皮疹或心肺病变,则可能因出汗过多而感到眩晕等不适。是否适合汗蒸需结合病变部位和个体耐受性考虑。
日期:
阅读:1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传染病,它的病因与免疫反应、遗传因素和环境变化有关。与患者接触不会传染,正常互动没有风险。此病属于免疫异常,与传染病无关。
日期:
阅读: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能侵犯多个系统的严重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以控制自身免疫性炎症。治疗通常需三个月以上,病情可能反复,因此需调整药物并监测不良反应。尽管需长期服药,但不意味终身服药,患者可根据病情复诊后逐渐减药或停药。
日期:
阅读: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风湿病,通常影响多个脏器系统。内脏损伤如心肺肾等情况的患者需使用激素治疗,以迅速控制病情,避免不可逆损伤。而仅有关节疼痛或皮肤病变的患者则可不使用激素,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变部位和损伤情况进行选择。
日期:
阅读:18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荨麻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荨麻疹是皮肤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红疙瘩和瘙痒等,通常不造成其他脏器损伤。而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皮肤病变,还会引起关节、肾脏等多个系统的损伤。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但通过进一步检查可发现其他异常指标。
日期:
阅读: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患者根据脏器病变可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需透析或移植,眼部病变可能影响视力。无论早中晚期,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重点,以减少并发症风险,并据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日期:
阅读:14
大动脉炎在体检中可能导致上肢动脉受累,出现血压异常。检查时应注意双侧脉搏是否一致,建议量双上肢血压以发现差异。若血压差异超过10毫米汞柱,提示可能存在大动脉炎。此外,CT或超声可用于检测血管病变。
日期:
阅读:27
大动脉炎可出现反复,患者在病情稳定时自行减少药物可能导致复发。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如感冒、肺炎)、压力和情绪异常(如工作疲劳、家庭矛盾)。持续正确用药可保持病情稳定,因此需注意避免复发的诱因。
日期:
阅读:10
大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目前只能进行控制,无法彻底治愈。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一旦确诊,病患需要警惕一些虚假宣传,千万不要轻信能够根治的说法。
日期:
阅读:19
大动脉炎可能导致四肢缺血、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等问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主动脉受累可能发生动脉破裂,心脏瓣膜病变可导致心衰,视网膜动脉受累可致失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日期:
阅读:28
大动脉炎的治疗首先由风湿免疫科进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控制炎症。大部分患者可缓解,但若发生血管狭窄、动脉瘤等严重情况,则需外科干预,如支架植入或血管置换手术。最初需内科控制炎症。
日期:
阅读:28
大动脉炎患者的生存率在积极内科治疗下逐渐改善,五年生存率超过95%。然而,严重器官受累尤其是心脏受累可能导致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需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日期:
阅读:14
大动脉炎的发病率较低,但在亚洲地区和30岁以下女性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五到六。需要警惕患者若出现血压下降、头疼、发热或跛行等症状,可能与大动脉炎有关。
日期:
阅读:15
大动脉炎的治疗首选内科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如果在积极治疗下仍出现血管狭窄或闭塞,考虑外科手术和支架植入术,但需先控制炎症。支架植入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所以需风湿免疫科与外科医生沟通决定。
日期:
阅读:21
大动脉炎患者有复发风险,特别在激素减量后。建议定期就医评估病情,活动期每三个月全面评估,半年到一年评估脏器损害和血管病变进展。可以使用血液检测、影像学手段等。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重要。
日期: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