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注意根据医生指导使用,避免大剂量引发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过敏患者和感染患者需谨慎使用。
日期:
阅读:52
苯二氮卓类中毒常见轻度中枢抑制症状,如呆滞、嗜睡、短时记忆障碍等,少数情况下可导致严重后果,如深昏迷、持续低血压和显著呼吸抑制。这可能提示合并其他药物中毒情况。
日期:
阅读:45
青霉胺片是一种口服免疫抑制药,主要用于治疗重金属中毒和类风湿关节炎。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及消化不适,需定期检测肝功能。禁用于肾功能不全、孕妇及过敏患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适度休息和注意饮食。
日期:
阅读:52
口服或静脉注射碘化物极少发生严重中毒,急性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水肿等。慢性中毒表现为口内铜腥味、唾液腺肿大等,长时间使用可致命性皮疹。停药后症状可缓解,并补充液体以加速碘排泄。
日期:
阅读:29
丙烯颜料具有一定毒性,含有刺激性的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肺、肝、肾损害。使用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减小潜在风险。
日期:
阅读:57
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包括巴比妥、苯巴比妥等。中毒分三度,轻度为嗜睡和言语不清,中度为沉睡与反射变异,重度则可导致昏迷、强直及呼吸衰竭,严重时可能致死。
日期:
阅读:44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抢救药品,其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具有对血管及其他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在治疗视觉障碍和内脏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时可使用,但禁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肝功能不全者应停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期:
阅读:52
常用的止血药按其作用机理分为三种: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如安络血和脑垂体后叶素;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如维生素K1和止血敏;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包括6-氨基己酸和氨甲苯酸。
日期:
阅读:36
葡萄糖是常用的静脉溶液,适用于高热、脱水、昏迷等患者,提供水分和热量。使用5%和10%溶液,重度脱水时可用25%和50%。注射过快可能导致水肿和心肾功能不全,需控制输液量与滴速。
日期:
阅读:43
阿拉明主要作用于α受体,对于β1受体作用较弱,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适用于休克早期及因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引起的低血压的辅助治疗。
日期:
阅读:33
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无色澄明的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各种失水状态及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其适应症包括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此外,过量或过快输液可引发水肿和心衰等并发症,需谨慎使用在水肿性疾病、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等患者。
日期:
阅读:40
金发晶含有强震动力的酸性物质,对甲状腺、呼吸器官、心脏等疾病有疗效,并能改善胃、肝、肾等器官功能。其针状矿物质增加水晶震荡频率,适合精神不振、缺乏自信者佩戴,能增强个人信念和决断力,具有温暖的外观,提升亲和力。
日期:
阅读:37
席汉综合征患者常因垂体缺血坏死引发垂体危象,此危象可因感染、失水、手术等诱因触发,表现为高热、低温、低血糖等多种类型,伴随消化、循环、神经精神症状,高度警惕危象发生。
日期:
阅读:38
利巴韦林颗粒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溶血性贫血、头痛、疲乏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
日期:
阅读:43
误食高锰酸钾可能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能引起口腔及黏膜腐蚀。严重情况可引致呼吸困难、肾脏损害及胃穿孔,因此需及时就医进行洗胃治疗。
日期:
阅读:35
对于热力上的烧伤,第一时间应大量用冷水冲洗,以避免病情加重。洗后需要注意消炎以防感染。化学性烧伤应根据酸碱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清洗,至少三十分钟,以清除残留物并减轻疼痛。
日期:
阅读:41
血制品污染以血小板最为常见,是输血死亡的首要原因。血小板在室温下贮存增加细菌生长的风险,患者在输注后6小时内发热可能是细菌污染的结果。反应轻者发热,重者则可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及急性肾衰竭。
日期:
阅读:44
心脏骤停后,原发病性质及复苏开始时间影响生物学死亡的发生。大多数患者在4-6分钟内出现不可逆脑损害,随后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及时心肺复苏和除颤是关键,复苏成功后损伤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日期:
阅读:28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通常在输血后15分钟到2小时内发生。症状包括高热、畏寒、寒战、头痛和出汗等,且持续30分钟至2小时后缓解。其原因主要有免疫反应、致热源及细菌污染等。
日期:
阅读:34
烫伤感染应使用冰片敷于患处或打消炎针,配合药膏涂抹,每天一次。避免刺破水泡,使用消炎药加快愈合。盐酸黄连素片外敷有助于无痛快速愈合。应避免使用牙膏等物品,以免影响医生的诊治。
日期: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