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轻微疼痛是正常的,通常在2-3天内消退。然而,若疼痛持续或加剧,可能是感染未清除,应及时就医。疼痛感受因个体差异而异,如伴随肿胀或发热等症状,也需立即就医。患者应遵医嘱,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日期:
阅读:43
本文介绍了龋齿的定义和十字符号的应用。十字符号将口腔分为四个区域,通过数字和附加标记(如C1、C2)协助医生准确诊断龋齿的具体位置及严重程度。文章强调了病历记录在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龋齿的重要性。
日期:
阅读:38
干槽症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疼痛和不适。清创治疗后,疼痛加剧可能由感染、术后反应和神经损伤引起。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并定期复诊,必要时就医。
日期:
阅读:36
拔牙后感到里面还有牙齿的原因包括牙槽空洞感、邻牙移动、神经反应和牙根残留等。随着时间推移,空洞感会减轻,周边组织会填补空洞。保持口腔卫生和避免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不减,需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9
牙杀神经是牙科常见治疗,能否一次完成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活髓牙通常一次治疗,而慢性牙髓炎和根尖炎往往需多次。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和按医嘱服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日期:
阅读:34
牙齿封药后,牙龈肿胀鼓包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食物嵌塞、药物刺激、炎症控制不佳、脓肿或囊肿。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通过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口腔,必要时接受进一步治疗并遵医嘱使用消炎药物,以保持口腔健康。
日期:
阅读:37
嘴巴里出现的小肉球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结构或疾病的症状。正常结构包括悬雍垂和腮腺管乳头。疾病如尖锐湿疣、血管瘤及乳头状瘤等也可能导致小肉球的出现,质地和形态各异。如果口腔内有异常小肉球,建议及时就医诊断。
日期:
阅读:31
口腔增生是指口腔黏膜的异常增厚或细胞增殖,可能由遗传、口腔损伤、维生素缺乏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保持口腔卫生和均衡饮食是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44
孩子乳牙的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到两岁半基本长完。生长速度受体质、营养、遗传和健康状况影响。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确保营养均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有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牙医。
日期:
阅读:52
舌头上出现白色小块并伴有疼痛可能是多种口腔问题的信号,如口腔溃疡、口腔念珠菌病以及舌炎。这些情况会影响饮食和生活质量,需及时就医确诊,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日期:
阅读:31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常伴随唇部肿胀,主要由于细菌感染、黏膜损伤或免疫力下降引起。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强免疫力是预防关键。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42
上槽牙侧面出现龋齿是常见问题,主要由不良口腔清洁习惯和饮食习惯引起。频繁摄入高糖食物会加速牙釉质损伤,需通过改进清洁方式及及时清洁口腔来预防。某些口腔疾病也可能导致龋齿,治疗方法包括填充术和根管治疗,患者应定期复查。
日期:
阅读:41
根尖囊肿手术失败后,患者可能出现瘘管、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提示感染未有效控制。推荐使用抗菌药物和消炎止痛药,同时可能需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积极配合治疗。
日期:
阅读:56
当4岁儿童的牙齿被蛀空时,家长需及时采取措施。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选择补牙、根管治疗或拔牙。预防措施包括培养孩子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甜食摄入和定期检查。家长与医生的配合对儿童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日期:
阅读:36
拔牙后12天若疼痛加重,可能由创面恢复不佳、干槽症或感染等引起。治疗上可用抗生素及止痛药,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复查,以助愈合。遇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
日期:
阅读:30
嘴唇紫黑是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的现象,可能由缺氧、胃肠功能紊乱、外伤等因素引起。儿童如出现此症状,应重视可能的原因,如呼吸道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日期:
阅读:40
新长出的恒牙出现一半白一半黄的情况,可能由饮食、氟斑牙及牙菌斑等因素导致。日常饮食中的某些食物色素可使牙齿变黄,而氟斑牙可能需采用漂白法或修复。及时就医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维护牙齿健康的关键。
日期:
阅读:54
骨性地包天是口腔正畸领域常见的错颌畸形,其矫正最佳年龄因个体差异而异。儿童早期干预可促进上颌骨发育,青少年可通过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成年后需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定期复诊是确保效果的关键。
日期:
阅读:37
舌头菜花状溃疡是舌表面出现形似菜花的溃疡,可能由性传播疾病、舌癌或普通口腔溃疡引起。需保持口腔卫生,及时就医,并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如激光去除或改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
日期:
阅读:44
牙结石是由细菌、唾液蛋白和食物残渣矿化形成的沉积物。虽然白醋被认为具有去除牙结石的潜力,但其效果有限且可能损害牙齿。专业的牙科清洁服务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日常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能预防牙结石的形成。
日期: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