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分为感染源和非感染原因引起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由病毒、细菌等引起,非感染腹泻则因喂养不当、过敏等因素。轮状病毒、过敏性腹泻及乳糖不耐受是常见类型。
日期:
阅读:41
小儿腹泻常伴有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常见补液措施包括米汤加盐溶液和口服补液盐。米汤的配置为500毫升米汤加1.75克盐,需少量多服。补液盐则根据年龄调整每日摄入量,确保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加重。
日期:
阅读:21
小儿肠痉挛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哭闹,伴有恶心呕吐。常见原因包括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改变及食物过敏。孩子多在排气排便后缓解,针对不同原因可进行相应治疗。
日期:
阅读:37
该病为胎儿宫内感染所导致,约5%-10%的宫内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多系统及多器官的损伤症状。表现包括发育落后、肝脏损害、贫血、间质性肺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多种临床表现。
日期:
阅读:42
少数家长对先天性心脏病认识不足,不必担心,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治疗需外科手术,适合在学龄前进行,部分婴儿可以先行姑息性手术。未手术者需注意预防感染和避免过度劳累。
日期:
阅读:44
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原则包括排除致病的变应原,尽量避免接触,比如戴口罩防护。同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来缓解症状。鼻塞时可选用血管收缩药,或鼻喷剂激素等方案,但需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日期:
阅读:53
增强小儿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对于已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关注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喂养时需避免呛咳,保持半卧位以预防分泌物逆流。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用药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日期:
阅读:27
婴儿睾丸大小不一致可能由隐睾、疝气或鞘膜积液引起。隐睾要求手术治疗,尤其在2岁之后仍未下降;疝气可能导致腹股沟斜疝,需要在7到8个月时手术;鞘膜积液则通常无痛,1岁左右能自愈。
日期:
阅读:46
文章讨论了儿童添加辅食的时机与方法,强调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建议从果汁和菜汁开始,逐渐过渡到泥状和碎物,提醒家属以奶为主,辅食为辅,避免儿童消瘦和发育不良。
日期:
阅读:44
要避免小孩疝气需要关注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孕期调理身体,避免不良环境和病毒感染。后天因素涉及避免腹压增大,例如减轻体力负担、调理腹泻或便秘,避免长期咳嗽和用力打喷嚏。
日期:
阅读:41
血痣和血管瘤本质上相似,血管瘤是由血管组织增生造成,易出血,治疗需谨慎。大部分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微创和高频电凝。早期治疗有助于停止生长,避免严重危害。
日期:
阅读:29
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三次基础体检,检查项目包括身体各部位观察、心跳声音、耳朵、血液、头部伤痕、肛门状态、腿部姿势、性器官及口腔状况,以便于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日期:
阅读:30
新生黄疸的常见原因包括母亲的宫内感染、溶血病和新生儿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怀孕期间避免感染、加强营养和在孩子出生后注意护理,以减少感冒风险。同时,了解母亲的血型也是预防溶血病的重要方面。
日期:
阅读:37
新生儿隔疝是由膈肌闭合不全引起的,部分腹腔脏器进入胸腔,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的急性症状,以呼吸困难和发绀为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其症状包括阵发性呼吸困难、酸中毒、低血压等。
日期:
阅读:46
小孩儿尿路感染的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疼等,按感染部位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无症状菌尿。肾盂肾炎以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膀胱炎则主要表现为年长女孩的尿频等症状。治疗通常需卧床休息、增加水分摄入,并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日期:
阅读:34
婴儿肠痉挛是三个月以下婴儿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持续哭闹、呕吐和蜷缩。家长可以通过保持安静、拍打、热敷和按摩等方法安抚孩子,若症状持续不明显,应就医检查并考虑使用药物缓解。
日期:
阅读:55
小儿肠痉挛是常见于三个月以下婴儿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哭闹,难以安抚。治疗方式包括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二甲基硅油缓解症状,以及针对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的治疗方法。
日期:
阅读:23
隐形脊柱裂对儿童健康危害严重,症状包括下肢力量弱、肌肉萎缩、麻木及遗尿等。严重情况下可诱发瘫痪,伴随下肢发凉及疼痛,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因此家长需增强对此病的警惕及了解其症状。
日期:
阅读:43
小儿血管瘤的危害因生长部位和速度不同而异,可能影响美观并导致心理影响。严重时可引起口腔、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血管瘤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失明、癫痫,并影响运动功能。此外,破溃和大出血可引发感染和休克。
日期:
阅读:44
小儿肾积水的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腹痛、血尿和尿路感染等,常见的疼痛可由肾盂扩张引起,另外可能出现高血压和肾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及早手术处理非常重要。
日期: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