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性利尿一般是指因肾小管内溶质浓度升高,导致水重吸收减少而出现的尿量增多的现象。
作为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通过提高肾小管内的渗透压,减少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量,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在高尿素血症时,尿素进入肾小管,增加管内溶质浓度,导致水排出增多,形成溶质性利尿。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后,血糖浓度迅速升高,超过肾糖阈,葡萄糖进入尿中,使尿渗透压升高,带出大量水分,产生利尿作用。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随尿排出,形成高糖尿,导致溶质性利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部分钙离子会随尿排出,增加尿中溶质浓度,引发利尿。高钾血症中类似地,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时,肾脏会排钾以维持电解质平衡,钾离子的排出同样会增加尿中溶质,导致尿量增多。
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临床上合理应用相关药物,以及正确判断和处理相关病理状态。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